最近香港發生不少大事,城內議論聲不斷,朋輩之間談及事件時,也不禁感到如履薄冰,深怕觸及對方神經,甚至令關係撕裂。同樣的緊張氣氛更加蔓延到家庭之內,面對摯愛的親人,有時也不知道如何開口才是適當。作為家長,既是守護孩子的至親,亦是教育他們的導師,置身當下的大時代,應該如何與子女一同面對?

Source: Pinterest

1. 迴避討論絕非良方

雖然某些家長或會擔憂把社會上的紛爭延伸至家庭內,又或者認為不適宜與心智未成熟的子女討論較具爭議性的社會議題,因而選擇在家裏避談相關話題,然而迴避討論絕非良方。無論孩子多麼年輕,面對城內已發生的重大事件,亦不可能視而不見,因此孩子希望尋求一個表達意見、進行討論的空間,絕對是理所當然。相比起學校、朋輩等社交圈子,家庭理應是一個最能夠讓孩子暢所欲言的空間,而家長亦可擔任輔導的角色,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角度及意見。子女願意與父母討論,表示他們信任父母,相信家庭是一個可以包容他們一切聲音的安全空間,不用擔心會因為意見不合而被排擠。當然,包容並不代表家長必須全盤接受子女的看法,家長只需要為子女提供一個傾吐心聲的空間,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獨。相反,如果家長選擇避而不談,在缺乏溝通、雙方欠缺理解的情況下,反而更容易引起衝突。尤其如果家長與子女是持相反意見的話,即使雙方已建立把相關話題視為忌諱的默契,但家長的沉默仍代表了雙方對立的高牆,最終只會令一家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2. 切忌利用權威向孩子施壓

面對具爭議性的議題,家長往往早有自己一套看法,不過與子女談論這種特殊話題時,爸爸媽媽亦需要在心理上作出一些調適。有些家長一向習慣自己是家中的權威,可以出言糾正子女的不是,可是假如在討論社會議題時,同樣以年長者的姿態,利用父母權威向子女施壓,結果只會造成反彈。就算家長並非直接斥責子女,但是由於父母權威的語調本身就容易令子女認為包含指責性,因此亦有可能令子女覺得反感。家長必須明白,面對社會議題,意見不一乃是必然,更不可能在三言兩語之內勸服對方,因此對話的目的並非說服對方接納自己的觀點,而是純粹坦承分享意見、互相瞭解。就算孩子不明白這一點,身為家長亦絕對有責任抱持這種胸襟,展開對話的空間。更何況,不論是家長抑或孩子,隨着事件繼續發展,各自對事件的理解加深,各人對事件的看法或會改變,根本不需要一時三刻尋求完全一致的共識。

3. 避免帶着「非黑即白」的心態

許多衝突均是源自雙方在意見不合的時候加插了否定對方、偏見、仇視,甚至人身攻擊等負面主觀情緒,要避免這些衝突,家長與子女都要學習面對相反意見時,不要馬上批評或反駁,先主動詢問對方觀察到哪些事實證據,才得出如此看法。假若不認同對方意見,亦無須斷言否定對方,可以平靜地闡述自己的看法。另外,家長及子女需要理解凡事並不是「非黑即白」,並非所有意見相異的人士,都必定只能區分成對立的二元陣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會因為不同的背景、身份而抱持不同信念,看待事件時亦會有不一樣的着眼點,因此辨別誰是誰非的時候,必須抱有「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不應該單憑別人的身份立場,便認定其所作所為全盤皆錯,反之亦然。

Source: Pinterest

假如家長可以與子女建立良好溝通的橋樑,不但可以在時局動盪之時成為彼此的支柱,更加可以從中學到許多重要的課題。例如相關資訊源源不絕,同一宗新聞可以有無數個詮釋版本,家長可以藉此機會訓練子女的批判思維,培養多角度思考的習慣;子女亦可以透過社會上眾多不同聲音,領略到是非黑白往往並不分明,必須親自抽絲剝繭,方能理清自己認同的立場,這些全部都是非常寶貴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孩子願意主動關心社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其實亦證明了孩子在成長路上已邁進了一大步。

鳴謝︰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李穎明小姐及教育心理學家程永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