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社交時眼神閃縮,常擔心自己在眾人面前出醜,或是極力抗拒新環境,可能是患上社交焦慮症。

甚麼是兒童社交焦慮症?

兒童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主要特徵是在社交場合或與他人互動時感到極度不安和焦慮。這種焦慮可能從輕微的緊張感開始,到嚴重的生理症狀,如肌肉繃緊、頭暈、呼吸困難和心悸等。家長或會誤以為孩子只是單純地內向或膽小,但患有社交焦慮症的孩子,會在身處公眾場合時表現出明顯的恐慌,極度擔心自己在他人面前犯錯出醜,在新環境時亦不敢直視他人。這種焦慮長遠而言可能會對兒童的日常生活、社交互動和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社交焦慮的成因

若孩子本身性格害羞、膽小且缺乏自信,遇事容易退縮,當他們在社交場合中遭遇不愉快或恐懼的經歷,例如曾經被人嘲笑或欺凌,便會漸漸發展成社交焦慮症。孩子對類似的社交場合越抗拒,便越缺乏與同年齡孩子相處的機會,無法累積社交經驗,往後需要與別人互動時,自然會產生焦慮感。此外,若家長過度保護或控制孩子,每當他們發生爭吵時,家長總會第一時間出來代替他們進行調解和理論,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懂得獨自處理衝突,遇事時可能會設法逃避,對父母亦只會更加依賴,造成惡性循環。

預防社交焦慮

想幫助孩子預防社交焦慮,最重要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首先,有社交焦慮的孩子通常較少機會接觸外界,家長可以透過結交有同齡孩子的家長朋友,不定時安排聚會,如郊遊、野餐等,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交友圈,在活動中讓孩子接觸不同的陌生環境,也可以在外出過程中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其次,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面對大小事會擔心他們做得不好或嫌太慢,便直接把事情先處理好,這樣會收窄孩子生活中的學習空間。家長不妨放手讓孩子獨自嘗試,例如外出購物時,可以引導孩子自己拿玩具去結帳,並教他問店員:「這個多少錢?」甚至讓他付錢,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與陌生人溝通的技巧。再者,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安全感及支持的家庭環境亦相當重要,讓孩子知道可以自由表達想法與感受,每個行動背後都有家人的支持,能夠大大減少孩子對於異見及批評的恐懼,從而減輕社交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