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夏季,又是一家大小享受戶外樂趣的時節。在猛烈的陽光底下活動,為了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防曬措施必不可少。近年經常會聽見「物理防曬」及「化學防曬」等字眼,兩者有何區別?選購和使用防曬產品時,又需注意哪些事項?

(示意圖)

物理防曬vs化學防曬

物理防曬主要成分為氧化鋅(Zine oxide)或二氧化鈦(Titanium oxide)等,主要透過反射或分散紫外線的方式保護皮膚,像鏡子一樣阻隔紫外線。物理防曬性質較溫和,適合敏感性或濕疹肌膚,但質地較黏稠。

化學防曬則大多含有阿伏苯宗(Avobenzone)或氧苯酮(Oxybenzone)等,原理是將紫外線吸收並轉化成熱能釋放,以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化學防曬產品多數質地較為稀薄,塗在皮膚上感覺較清爽,但容易被分解,需要補擦,亦有機會刺激皮膚,造成敏感。

選購和使用防曬須知

林永和醫生指出,一般情況下,皮膚在陽光下曝曬十五分鐘後才會開始曬傷,短時間的外出如上學等並不會曬傷,故此日常並無必要進行防曬。另一方面,適量接觸陽光反有助製造維他命D,幫助孩子成長。惟在戶外長時間活動時,例如行山和游泳等,則應按情況防曬。

(示意圖)

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建議,年齡達六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按需要使用防曬產品。紫外線可分為UVA、UVB及UVC三類,其中UVA會導致皮膚老化和曬黑;UVB會引起發紅、曬傷及皮膚癌;UVC則被大氣臭氧層過濾掉,因此防曬產品以防禦UVA及UVB為主。防曬產品的PA值代表阻隔UVA的程度,現時並無標準化的數據,故以加號代表,加號越多即效能越高。至於SPF數值則是實驗室數據,意指能阻擋UVB的程度,塗抹後皮膚延遲多久才會曬傷。林永和醫生建議,家長可根據孩子於戶外活動的時間長度及紫外線指數挑選適合的PA及SPF數值,並於出汗或游泳後補擦。

不少家長擔憂防曬產品可能會引起孩子過敏反應,因此在初次使用時,可先取少量於小範圍的皮膚上試用,如無不適反應再正常使用,或在事前先請教醫生意見。使用防曬產品後亦應徹底清潔,如以一般沐浴露潔淨身體,可降低致敏風險。

鳴謝: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林永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