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都認為自己日常有充足時間陪伴子女,然而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陪伴呢?看着孩子做功課和溫習是否陪伴?一同看電視和玩手機又算不算呢?專家指優質的陪伴應該具備三大指標 ── 有品質的愛、規則清楚一致,以及可預測的生活。

當心假性陪伴
台灣一個蛋糕品牌長期關注親子陪伴議題,他們深信父母的優質陪伴能讓孩子建立安全感,助他們儲蓄正能量,面對未來各種學習挑戰。今年該企業開展了一項「二零二二親子陪伴大調查」,冀找出影響父母們陪伴質與量之相關原因,並發掘孩子們可能受到的潛在影響。調查分為「陪伴質量調查」、「疫情間陪伴變化」及「陪伴中斷後反應」三大範疇,並請來台灣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老師分析結果。

「陪伴質量調查」的結果顯示,有超過七成父母認為自己有足夠時間陪伴孩子,但陪伴的內容卻是看電視、玩手機,或者做功課和完成學校事務等,顯示部分父母親缺乏優質陪伴的觀念,以為給予時間就是好的陪伴。陳品皓老師認為依賴電子產品或做功課這些活動形式,父母既未能與孩子有深度交流,亦沒有實際參與,屬於一種假性的陪伴。而以電子產品作交流和互動媒介就更應當心,因為看電視或玩手機都缺乏共同參與和交流的機會,並非理想的互動模式,對親子關係、溝通品質及孩子的心理成長都有負面影響。

陪伴被打斷易引發負面情緒
「疫情間陪伴變化」與「陪伴中斷後反應」兩個範疇可謂息息相關,調查顯示,疫情期間由於父母親要在家工作,孩子亦要上網課,親子間的陪伴被中斷的情況時有發生。就「陪伴中斷後反應」的調查顯示,當親子共處的時間被中斷時,逾三成父母表示孩子一般會哭鬧、發脾氣或要求補償;而超過五成父母面對陪伴中斷的處理手法比較消極,包括不理會、大聲威嚇或用命令式溝通。有兩成則傾向於過度溺愛,如立即放低手頭上的工作去陪伴和哄孩子。陳品皓老師認為父母如果用威嚇或命令的方式,只會為親子關係帶來衝突和壓力,亦是在否定孩子對陪伴的需求。父母理應耐心向孩子解釋事物總有不能預期的變化,要學習延遲滿足需求或找別的滿足方法,父母亦可向孩子提出補償的要求,但不宜過分溺愛或缺乏原則地滿足孩子,這樣只會令他們無視他人的情況或外界的規則,以自己的需求為優先,容易變得自我中心。


優質陪伴的三大指標
陳品皓老師提出了三個陪伴指標讓家長參考。一、有品質的愛:父母應親身並專注地陪伴子女,並嘗試在陪伴期間以不帶批評的態度,聆聽孩子的想法和各種分享;二、規則清楚一致:陪伴期間有清晰的規則可循,包括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行為與產生後果之間的連結,助他們建立責任感;三、可預測的生活:減少家庭生活的變動,為孩子帶來安全感和穩定的身心。這項調查希望能提醒家長,每周最少四天、每次最少一個小時是最基本的陪伴,並需重視親子交流的品質,選擇可以共同完成的親子活動,如繪畫、聊天或戶外活動,以正面、專注,與良好的溝通交流,締造最美好的親子時間。

資料來源:二零二二亞尼克「親子陪伴大調查」,調查報告網址:https://yannick2022.com/surve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