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總是無憂無慮嗎?在現今社會,即使家長對孩子呵護備至,他們仍然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壓力。

孩子壓力何處來

成年人難以時時一帆風順,更莫說是年幼的孩子。當孩子缺乏處理難題的經驗時,自然就會產生壓力。孩子的壓力來源包括:一、現代學生課業繁重,壓力往往源於大量的考試測驗及對成績好壞的焦慮。二、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親子關係好壞及家人間的相處,都能影響孩子的情緒。三、孩子在同儕間或會擔心被排擠,為了建立人際關係須面對種種社交壓力。四、孩子會對自己有所期許,當無法達成目標時或會感挫敗,在尋求進步的過程上經歷掙扎。由於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及家庭背景,因此壓力來源也有差異。

孩子受壓時的表現

年紀尚幼的孩子未必會察覺自己受壓力所困,家長亦會認為孩子只是恰巧情緒低落,以致雙方難以及時發現問題所在並加以解決。當孩子面對壓力時,他們的不安情緒通常會在行為上反映出來,例如比平常更纏人、表現出攻擊行為、專注力下降,或出現行為倒退如吮手指、尿床等,嚴重時食慾和睡眠質素均會受到影響。這些反應均屬孩子受壓時之正常反應,家長不必太過擔心。若上述行為持續出現超過一個月,家長應主動與孩子傾談以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

如何幫助孩子減輕壓力

研究顯示,親密而有信任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減輕因持續受壓而帶來的影響。家長可嘗試採用以下方法:一、多陪伴孩子,家長的陪伴和適切的幫助,既可協助孩子面對當前的壓力,長遠也能增強他們的抗逆能力。二、協助孩子表達感受,避免否定孩子的情緒,例如以「唔駛驚喎」、「好小事啫」來回應他們。家長應引導孩子以切合他們年齡或能力的方式,如語言溝通、繪畫或寫作表達個人感受。三、加強孩子的安全感,安排更多親子時間,例如一起玩遊戲及親子共讀等,讓他們感到被關心和愛護。四、盡量維持既定的生活和作息規律,減少不必要的轉變,並在轉變前給予預告,例如需要搬屋或轉校,應事前與孩子溝通。五、建立合理的期望,鼓勵孩子尋求進步而不是追求完美,並給予他們適當的支持。但作為照顧方的家長應先保持冷靜,不宜過分緊張或擔憂,觸發災難思想,以致對孩子作出過度反應,應盡量代入孩子角度體察他的感受,才能有效疏導他們因壓力而引起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