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龍年不久,很多人利用早前的長假期「充電」,把握機會與親友歡聚,甚至外遊散心。然而,不少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人員於過年期間仍身在異地,為傷病者提供援助,致力將人道精神延續至新一年。

機電工程師李耀輝(Vincent)加入無國界醫生近十載,他於2015年奔赴阿富汗執行首次救援任務。Vincent主責興建醫療設施的供電系統,維修設備,讓醫護人員能無後顧之憂地醫治病人。多年來,他的足跡遍佈柬埔寨、印度及也門等地。

李耀輝(黃色安全帽)於2018年被無國界醫生派至西非國家塞拉利昂監督工地鋪設電線工程。©MSF

在2017年的農曆新年,Vincent身在西非國家尼日利亞工作,雖然不能跟家人過年,但在除夕夜,他與另一位同事以有限的資源為團隊炮製了八款小菜過節,菜式包括豆炒豆、薯仔煮薯仔。Vincent憶述那個晚上簡樸但溫馨,形容當時來自不同地方的救援人員歡聚一堂,大家戴上紅色的飾物應節,又串起床單充當舞龍,為艱苦的救援工作增添美好回憶。

在2017年的尼日利亞任務,Vincent(第三排,左一)和不同國籍的無國界醫生同事共度農曆新年。©MSF

Vincent於去年底獲頒香港人道年獎,他認爲人道精神即是扶持有需要的人,陪伴他們度過逆境。他說:「我希望自己的出現能讓身邊的人得到支持——無論人數多少,哪怕只有一個人,我已經感到很開心了。」

另一位香港人道年獎得獎者陶巧敏(Harmony)醫生亦是組織的救援人員,她本身是一位深切治療專科醫生。Harmony於2022年加入無國界醫生,短短兩年間已到過也門、伊拉克和阿富汗執行救援任務,曾醫治被炸彈炸傷的12歲男孩,感受過戰機低飛時帶來的震動,亦目睹過孕婦如何在這些困境中努力誕下早產嬰兒。

陶巧敏醫生(白色頭巾)於2022年前往也門,擔任深切治療科醫生,圖爲她與當地醫護合照。©MSF

對於Harmony而言,人道精神即無分國界、種族,並由當地人的觀點出發,提供適切的幫助。Harmony自小希望到偏遠地區,為得不到醫療服務的弱勢社群提供治療,只因她相信醫療是每個人應得的基本權利。數次在衝突地區行醫的她,目前更擔任組織的深切治療部培訓顧問,協助危機地區改善醫療護理,希望為當地民衆提供更長久的援助,她説:「我不求做一些偉大的事,但我致力將小事做到最好。」

無國界醫生為受衝突、暴力、疫症和天災影響的人群提供醫療護理和支援,組織在香港的分部今年邁進30周年。一路走來,組織派出國際救援人員到世界各地參與人道救援工作,與當地員工一同開展緊急和常規的醫療人道項目。在2022年,無國界醫生在全球超過75個國家有近68,000 名工作人員應對民衆的需求。

內容由無國界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