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學是不少家長為子女選校的核心價值,他們認為花時間在交通上往返學校是一種長期的浪費,加上早一代人生養較多,兄弟姊妹四、五個人一同從家門走路上學的場面並不稀奇。我本來也是天天領着弟妹上學的姊姊,但因為搬家的緣故,弟妹們年紀尚小,父母替他們轉讀就近新居的學校,今天他們是家人也是校友,集體回憶造就了共同話題。學校開放日、紀念日是幾個家庭的年度盛事,真叫人妒忌;我當年沒有轉校,所以今天獨有自己的母校。

我畢業後回母校的次數是個位數字,原來的同學們因為屋苑遷徙重建,差不多全部已搬往別的地區,根本沒有一同回母校走走的意欲,加上不少曾任教我們的老師已經離職或退休,大家參加校友會是異常冷淡。學校是桃花依舊但人面全非,除了那些想把子女送回去讀書的少數,誰會去經營跟母校的連繫?我本來認為對一所學校的感情總是多寄存在「人」的身上而不是「物」,想見昔日同窗老師,約出來茶聚飯局不就是了,何須硬要跑回那已經加建不同部件的建築物去?

上月收到母校現任校長傳來的訊息,說有一個五十周年的感恩崇拜,想邀請校友出席,我竟很想回去看看。不同年代興辦的學校及座落的地區,反映了不同年代的教育使命。香港一些學校已有超過百年歷史,我的母校在七十年代創立,相信是回應嬰兒潮而開辦,定位是為一代不再自視為過客、願意以香港為家的平凡大眾,培育他們子女成才的基地。五十年來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年青人,化雨春風半個世紀,真是值得感恩的一件事。重回母校,人和物已不是當年模樣,但總勾起不少回憶,留住的全是甘美。後來又收到校長傳來的訊息,談到未有好好招呼,活動不少細節可以安排得更妥當。我由衷地回應道:細節安排,暖心就夠,沒有人回母校是要求別人款待,自己恩存心中,自己緬懷青春歲月,見昔日老師和舊日同學健康精神,就幸福滿滿。我在這裡學過的知識不少已經遺忘,但學懂了感恩,學懂要認認真真過人生。

植洪麗婷女士 │ 香港第一代通識教育科老師,資深教育工作者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