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要一同踏出家門,最常聽到的不是「等等」就是「快些」,誰說「等等」,誰說「快些」沒有固定。孩子們年幼時,只要換好衣服,第一時間駕上小單車就要往外闖:「快些啊媽媽,我要立即去玩了!」媽媽仍要仔細檢查背包內是否備有清水、毛巾、小食和外套,又想起還沒有為小寶塗防曬液,自己的鞋子仍未穿好,就要吩咐孩子「等等」;另一個更熟悉的場景,相信是父母早已準備就緒,孩子卻拖延症發作:飲水歎慢板,找不到八達通,甚至最後一秒竟想起要去洗手間!父母即使心急如焚,力竭聲嘶教訓孩子人生道理,甚麼飛機不等人、面試沒有第二次、音樂會開始了就要若干曲目完了才可以進場等,也改變不了你想孩子「快些」,卻要無奈「等等」的困局。

父母年青力壯時,孩子要拖要抱走得慢;孩子長大了,曉飛曉跑讓父母找不着他們的影子。兩代間的生活節奏總是矛盾,不是你要求我「等等」,就是我命令你「快些」,哪個時候大家才可以有相近的節奏?一般來說,子女十多歲時父母仍然是幹勁十足,能夠跟隨他們的拍子,即使孩子有無限精力,但礙於資源和見識有限,對世界又充滿好奇,需要有父母的提點和指教,才可以盡情探索,駕馭成長的挑戰。無奈的是壯年父母可能為事業奔波,能夠留給孩子的時間和耐性有限,即使身心有條件隨着他們的節拍共同進退,生活卻沒有預留這個空間。可能又要孩子「等等」了,等父母完成某項計劃,等父母獲取某些成就,才回應他們的需要,但孩子心中暗叫「快些」的聲音可能愈來愈微弱,直至大家都聽不到彼此的心聲。大家要努力把握兩代的節奏,即使收穫的只是一小段均速共行,也足以昇華親子關係。

植洪麗婷女士 │ 香港第一代通識教育科老師,資深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