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位老師不約而同向我反映,表示原來疫情停課所帶來的後遺遠超想像,從幼稚園生、低小到高小的學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幼稚園以至初小學生,在校主要學習常規和社交,例如透過玩玩具學習與人分享。疫情之下既不能分享玩具,學生之間亦為膠板阻隔,根本沒有社交機會,變相令孩子學不到同理心,更甚者會自我膨脹,不懂關心別人。至於小三至小五的學生,主要影響到知識學習的基礎,例如延遲認識詞語,用語匱乏就會影響造句,繼而影響寫作能力。

現在的困局是,低年班學生缺乏群體性,而高年班學生則在知識上追不上進度。老師每天都有需要追趕進度,難以兼顧所有學生的需要,假如家長不留神,孩子就會像鏈條脫落的單車,落在原地走不動。這個時候家長的角色就變得尤其重要,幼稚園以至初小的家長,需要協助小朋友建立社交圈子,教他們禮貌和同理心,讓他們有機會與其他小朋友互動,增進群體性。高小的家長則要撇除功利心態,不要只顧着提升孩子的競爭力,也別一味推孩子去補習,或見他們力有不逮便責難。家長需要有洞察力,找出孩子當前的進度,貼地進入孩子的世界去扶他們一把,補足他們所缺乏的。家長追趕進度也不用急於一時,寧可小步走,不急於大步踏,這是我給予一眾家長的一份假期功課,緊記家長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

撰文:陳潔玲醫生 / 原文題目:《假期給家長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