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今年六歲,剛踏入小學階段,他一直擔心小學的新環境,包括老師、同學、課室及學習模式等。在新冠疫情下,小新去年終於順利開學。他覺得學校對防疫守則要求很嚴厲,上學前總有點懼怕。有一次,他不小心拉下口罩時被老師責罵,於是哭了出來,當時老師直斥:「乜你咁輪盡㗎。」他覺得十分害怕,自始便常常擔心自己犯錯。

從前,小新在緊張時會咬手指,現在則會不停用兩手抓自己的前臂。到了後期,甫抵達校門他就開始哭鬧,拉着媽媽不肯放手,媽媽覺得很心痛。兩個月後,學校因應疫情暫停面授課堂,媽媽及小新都鬆了一口氣,他們覺得在家中一切可由媽媽協助及照顧,沒那麼大壓力。然而在聖誕期間,小新又開始擔心上學,他對媽媽說:「我真希望新冠疫情可以繼續下去,那我就不用上學了。」媽媽覺得很矛盾,不知如何答他才好。

兒童及青少年焦慮症的治療方法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當中,心理治療是處理焦慮症的第一線治療,而最具實證為本是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主要讓孩子明白,思想、行為及情緒的三角關係,例如孩子如何偵察自己思維的謬誤,從而改變思維及焦慮的情緒,並認識焦慮時身體的徵狀和反應。此外也可透過「逐步暴露法」,讓孩子逐步暴露於驚恐環境內,瞭解自己在各種環境的焦慮程度,成立有目標的焦慮階梯,給孩子機會循序漸進地面對自己的恐懼,並明白自己有能力處理及克服焦慮。上述兩項均是「認知行為治療」常用的方法。

第二種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面對一些比較嚴重的個案,例如徵狀已開始影響到日常生活、親子關係、朋輩關係及學習等,醫生便會使用藥物治療,普遍會處方副作用較少的血清素。藥物治療尤以適合一些出現身體徵狀的孩子,有助紓緩呼吸困難、心跳加速及肌肉繃緊等情況。

第三種方式是社會性治療,透過家庭及學校互相協作,幫助患者慢慢克服及減低焦慮。過程中,要緊記下列「要做」及「不宜做」的事宜。「要做」:一、鼓勵孩子面對驚恐的環境;二、將孩子暴露於驚恐環境時,要循序漸進地給予指導及協助,並必須有策略地作好準備。「不宜做」:一、不要讓孩子逃避驚恐環境;二、不要過度為孩子作出幫忙及支援;三、不要取笑及羞辱孩子面對驚恐環境的行為表現。

一般而言,在學校環境中較易偵察的高危群組特徵包括:特別害羞、容易擔心及過分憂慮、逃避難度較高的任務如小組討論匯報及表演、在小組或人多地方不會發言,甚至拒絕回校上課。要幫助小新克服回校的恐懼,我們由網上課堂開始,鼓勵他在他害怕的老師的課堂上,逐漸開始發問或回答問題,看看是否真的有「災難性後果」。另外,我們把防疫守則簡化為幾條重要的規則,亦教導他紓緩不安及緊張情緒的方法,並由媽媽在家從旁指導。

陳國齡醫生 │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