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孩子們隨着數碼科技成長,自小就開始跟數碼媒體打交道,連嬰兒也會和數碼媒體接觸。地鐵車廂內經常可見兒童在玩手機和電玩,疫情之下幼稚園學生也要上網課。在新的傳媒資訊環境下,使用數碼科技的人口年齡下降,如何輔導幼兒認識及適當使用數碼媒體,成為新的關注,而家長的角色更顯重要。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兩歲以下的幼兒螢幕時間應該是零。但今時今日相信不容易做得到,故此提出歲半至兩歲的幼兒應該在家長陪同下短時間看優質內容;而兩歲至五歲的幼童則每天的螢幕時間最好不超過一小時,而且應由家長和他們一起觀看適宜的媒體內容。數碼媒體為幼兒提供教育機會和娛樂,但網絡世界又充斥很多虛假和暴力訊息,幼童沒有經驗及能力去分析資訊,亦不知道如何適當使用數碼媒體,如果家長不能給予輔導,他們無法培養健康的媒體習慣。

家長對幼兒開展傳媒教育可注意三方面。首先是限制螢幕時間。傳媒教育基本上不強調限制,但對幼兒來說還是有必要的。家長可向幼童解釋無限制地上網對身心健康發展並不好,例如養成久坐行為、溝通障礙、睡眠缺失和網絡成癮等。其實第二方面更重要,就是關注幼兒接觸的數碼媒體內容。家長需要替孩子精選節目,不僅陪他們閱讀及觀看,還應該和他們討論資訊內容的價值觀。第三方面是家長需要展示好榜樣,以身作則。研究指出,如果家長過度消費數碼媒體及長時間上網,會令孩子認為螢幕時間冗長是理所當然的。況且這類家長亦沒有足夠時間輔導孩子,讓他們在網絡世界中以「自動導航」方式闖蕩,很容易迷失。家長若果希望幼兒在數碼世界中健康成長,多抽時間進行家庭傳媒教育吧!

李月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教授,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現為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涵蓋傳媒教育、數碼世代和新聞網站,身兼香港傳媒教育協會副主席,多年來積極推動本港傳媒教育。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