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均會在孩子生病看醫生的時候,懇請醫生訓示孩子,改善生活習慣,例如作息定時、戒零食或戒打機等。醫生明白父母用心良苦,但若然孩子不願談,醫生提出的所謂專業建議一般成效不大,甚至有反效果。根據有關改善行為習慣的「跨理論模式」,即使是簡單的行為改變,也要經歷一系列的過程,並需配合針對性的引導和協助,方可成功。改變的歷程包括以下五個階段:一、無意圖期:個人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問題,並可能會否認或強詞奪理地反駁。身邊人要善意地提問與勸導,啟發他作反省,才有機會提升改變意願。二、沉思期:開始意識到行為所帶來的問題,嘗試去面對但不知如何開始,發覺改變太困難於是又想逃避。身邊人要明白和接納這種矛盾又搖擺不定的心態,並嘗試鼓勵他道出心聲,分析改變的利弊和障礙,期望可建立互信,並增強其改變的動機和信心。三、準備期:個人開始為改變作準備,但計劃可能不甚周詳。身邊人可與他建立互相尊重的夥伴關係,給予意見和協助,一同訂立目標、擬定方法和時間表。四、行動期:按照計劃執行改變,持續下去,但也可能會遇上挫折和猶豫。要堅持改變,需要身邊人的肯定、體諒、關懷、鼓勵,以及實質的支援,期望可到達預計的終點。五、保持期:行為的改變超過半年便算是成功。假若舊有的行為復發,身邊人可協助一同審視原因,重新評估改變的動機和障礙並作出調整,重歸改變之道甚至更進一步。

協助孩子戒除陋習,家長責無旁貸。要知道壓迫力愈大,反抗力愈大。每種行為背後總有其原因,我們先要細心瞭解,才選擇該如何協助孩子作改變。希望這篇文章可給予讀者一些啟示。遇有疑難,父母發現自己處理不來,孩子的情況變本加厲,壞行為成癮,請不要灰心,及早請教專業人士,凡事總有轉機。

林永和醫生 │擁有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及社會科學碩士(婚姻及家庭治療)等學位,並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