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組內,有位男孩十分固執。請他把手上玩的襟章放入書包,他堅持不肯;坐不到他心儀的座位,就站在旁邊不肯坐別的位置。他不聽指令或犯規時,我會扣減分數,若扣了五分,便扣除他部分小食。起初每扣一分,他即大哭,扣小食時更大發脾氣。我是十分堅決的,無論他脾氣多大,我仍堅持。幾堂之後,他的固執和脾氣逐漸改善。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不宜有激動反應,例如大聲問他或教訓等,這樣只令孩子更激動。如父母不作反應,很多時孩子就會如那男孩,更容易平伏下來。我常提醒孩子,你可以嬲,但不可動手打人、踢椅子,甚至推撞別人等,孩子做這些行為必有後果。切忌因孩子發更大脾氣而不予後果,因為孩子會以脾氣作為工具控制成人,習慣後更不能接受成人不聽他話。男孩第一次被扣了小部分零食後,大哭了半小時,但之後每次哭的程度及時間也減少了。

想改善孩子的行為和情緒,有一個重要竅門,就是避免打罵。打罵製造很多憤怒和傷心,這些負面情緒會妨礙孩子的控制能力,令他們變得更曳和脾氣更大。錯的行為,父母只需扣減電視或手機時間等,有效而沒有太多副作用。改變需要時間,當父母想孩子立即聽話便會用惡罵,卻只收一時之效。父母需要的是耐性,幫助孩子減少發脾氣,而不需要他們立即聽話。父母可多讚賞孩子聽教、聽意見及控制脾氣,例如:「你剛才很生氣,但很快控制了,真棒!」多被人讚賞的孩子情緒會比較正面,少一些妒忌,與人的紛爭也少一些,所以孩子是越讚越乖的。父母永不要說:「真的找不到一處可以讚他的地方!」通常父母說這句話,並非孩子沒有可取之處,往往是父母自己情緒十分負面或壓力太大。這一句我常掛在口邊:「我讚賞孩子,不單基於他值得我讚,而是他需要我讚!」如果父母找不到一處可欣賞孩子的地方,代表他極度需要你的讚賞,他才不會做個一無是處的廢物。

周婉芬博士 │ 樂苗坊總監、註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及香港大學社工系輔導碩士課程榮譽副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