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各派學說不一樣,但大多研究也認同,孩子的個性有部分是天生的,也有受後天環境影響。最近見頗多杞人憂天、保守和被動的孩子,當要面對很多面試,這類孩子會比較輸蝕。他們有能力,卻不能發揮出來,往往因為怕錯不去嘗試答題,怕輸不肯比賽,被動不敢舉手等,可是他們不知道,他沒有答錯,沒有輸,但也沒有答對和贏,所以獲得的讚賞
或成功,也相對減少了。天生的不能改變,但後天可以留意幾個重點。

Source: Pexels

首先家長的管教方法不宜兇惡。這類孩子對惡的反應像小龜一樣,只會退縮更多,本能反應叫自己要更小心,更保守而不行動。另外,管教時要避免製造驚恐,例如對孩子說:「你不要自己在商場亂跑,否則很多拐子佬會把你捉去賣!」不要常令他覺得世界很恐怖,恐懼會令孩子不安緊張,更倚賴別人做水泡;沒有水泡,就不肯自己獨立。日常對孩子犯錯反應不要太大,用以上例子,如果他自己不拖着媽媽在商場亂跑,父母不應嚇他,可以冷靜而堅決地說:「如選擇不拖媽媽,便要坐在這邊三分鐘。」他們犯錯可予以後果,例如扣減一些娛樂,這些後果就像扣成人十元,大家不致害怕,但也不想失去玩的機會。

父母切忌咆哮激動!這類孩子更適合一些多鼓勵性及包容的學習環境,多讚賞可增加孩子的信心;肯嘗試,機會自然會多一些。如果他們比賽、學習成績或面試等失敗時,家長反應不要過大,孩子才能學習把每次成敗視為平常少不免。家長可以多讚賞孩子勇敢、肯嘗試、不怕錯和不怕輸,讓他體驗到成功不單在結果,態度也是值得驕傲的,也是一種成功。

周婉芬博士 │ 樂苗坊總監、註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及香港大學社工系輔導碩士課程榮譽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