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回暖,是不少家長與小朋友戶外家庭樂的旺季,但同時亦是蚊子出動的季節,家長為避免子女被咬到「一撻撻」,會替子女用上不同防蚊產品驅蚊,但不少家長也會對避蚊胺(DEET)等化學成分避之則吉。皮膚科專科林嘉雯醫生指,家長應正確地理解防蚊產品的化學成分,留意其使用劑量,安全地保護小朋友免受「蚊襲」。林醫生提醒,O型血、新陳代謝較快的人士較「惹蚊」,一旦被蚊咬後有不適或過敏症狀,應盡早求醫。

圖片來源:Pixabay

「惹蚊」與新陳代謝、皮膚氣味有關

不少人認為,「惹蚊」程度與個人體質息息相關,林醫生引述研究顯示,新陳代謝較快的人士,其二氧化碳釋出量較高,因此較容易吸引蚊子。小朋友天生好動,活動量較大,故較容易吸引蚊子。而體溫較高、O型血人士都屬於比較「惹蚊」,人體氣味較強烈及深色衣物也會增加被蚊咬的機會。

皮膚被蚊咬後,一般會出現痕癢、紅腫等症狀;嚴重的話被咬的皮膚會出現水泡,腫脹範圍較廣。林醫生更分享:「部分人士或會因免疫系統出現反應而引致風癩,有研究顯示,二至十歲的小朋友免疫系統反應較大,出現風癩的風險相對較高,家長需加倍留意。」

留意化學成分濃度 智選防蚊產品破謠言

林醫生指,為免小朋友受痕癢困擾,不少家長會為小朋友噴防蚊產品,但會選購聲稱天然的產品,以免化學成分危害子女健康,例如網上曾流傳或影響兒童腦部發展的避蚊胺(DEET),父母聽後均避之則吉。事實上,根據衞生署資料,DEET並非完全不可使用,但兒童應使用濃度上限為10%的DEET產品,而六個月以下嬰兒則不適宜使用避蚊胺。林醫生建議,家長選購產品時需注意DEET的濃度。其他防蚊產品的活性成分還有派卡瑞丁(Picaridin),除了有效防蚊,使用後的黏稠感亦較低。林醫生提醒家長,使用時須遵照產品標籤上的說明和注意事項,及留意市面上聲稱成分天然有效的防蚊產品,是否有足夠數據或研究證明其功效,建議家長小心選購。

除了使用防蚊產品,林醫生說,進行戶外活動時亦穿著淺色及長袖的衣服、避免穿著涼鞋、避免於蚊子最活躍的黃昏時段外出。一旦被蚊咬後,家長可為小朋友冷敷以紓緩症狀,但不用過於「心急」而替小朋友頻密地塗抹藥膏,因過度使用藥膏可能會令影響小朋友皮膚,造成反效果,家長只須按指示使用即可。 林醫生分享一位小朋友每次被蚊咬後患處均出現水泡,其直徑達3至4厘米,更曾因水泡破裂而引致細菌感染。家長為了減低小朋友被蚊咬的機會,選購了天然成份的防蚊產品,唯使用後產品功效不彰,小朋友仍被蚊咬和出水泡,情況未有改善。最後醫生為小朋友處方藥物及藥膏,家長其後亦轉用了成分有效的防蚊產品,情況才得到明顯改善。

以上資訊由林嘉雯醫生提供

皮膚科專科林嘉雯醫生

皮膚科專科林嘉雯醫生擁有香港中文大學內外科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內科醫學士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學位及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學深造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