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聽到父母被孩子激到十分洩氣、失望,於是幾天不理睬孩子,甚至跟他們說:「我不要你了,要送你去孤兒院、社署或爺爺嫲嫲家!」雖然這是父母太疲累才衝口而出的話,但孩子聽到是何等難過!小朋友會苦笑着對我說「媽媽好憎我」,或「爸爸說我沒有救了,要送我去孤兒院」等,甚至當我反映他們的感受:「聽到爸爸媽媽這樣說,真的很傷心」,他們會淚流滿面。

1.威脅說話引起焦慮
大部分時候,父母皆因為一時之氣才說這些「晦氣說話」。部分父母希望子女不會理所當然地覺得一輩子都能享受父母的愛,而發奮進步。就如打工仔般,工作不是「鐵飯碗」,如果想留在公司,就必須改善表現,否則隨時要另謀高就。大人收到類似的警告時,也會不安及焦慮,甚至如果已盡力也無法改善,壓力便會更大。孩子要變得乖巧、聽話和自律,比我們提升工作表現更難。

2.以為做錯事就會被放棄
大部分兒童天生比較活躍和衝動,絕不可能因怕去孤兒院而完全改變個性,就算有改變,也只能維持幾天,亦需要承受沉重的代價。家長的「晦氣說話」會讓孩子誤以為連親情都有條件,不夠好就會被放棄。年紀老邁時,若子女對你說:「你再吃油膩食物、不肯運動或半夜咳嗽等,我便不再理你了!」這些說話會如何影響你的情緒,以及對子女的信任呢?日後你遇到困難,還敢告訴子女嗎?當然不敢,因為你會害怕他們不再照顧你! 

Source: Pinterest

3.加強安全感能改善問題行為
父母的說話會直接影響子女的自我價值。人不會丟棄自己所珍重的東西。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太頑皮及不夠好,父母才想退貨。孩子自我價值低,才會選擇自我放棄。世上不離不棄的愛,令人無論失敗多少次,也肯努力回頭。所有父母都經歷過洩氣、傷心、憤怒或無助等情緒。我們可以找朋友分擔或發洩,但面對孩子,請把這些想說出口的話吞下去。因為這些話不單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我亦想不出有甚麼建設性和益處。

周婉芬博士,樂苗坊總監、註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及香港大學社工系輔導碩士課程榮譽副教授。擁有豐富心理服務經驗,致力推廣家長教育,以助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更有過千次家長講座、教師培訓及其他專業培訓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