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收到來自教育界好朋友的訊息,預告香港有一百位校長齊集,為一齣「迷你音樂劇電影」粉墨登場,為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打氣。本來是無可無不可地「等睇」,到終於收到《我有個夢》的視頻,懶洋洋地打開一看,頓感眼前一亮!有別於一般人對於「校長」先入為主的觀感,以及那種沿用了幾十至幾百年的、師長勉勵學生的既定模式,校長各自闡述自己的兒時夢想,包括足球教練、音樂人、巴士司機……甚至香港小姐及鹹蛋超人!當中幾位戲份較重的校長更大展歌喉,把一首主題曲《我有個夢》演繹得既感動又生鬼!旋律與歌詞一直在我的腦內縈繞不去,一句「現實往往係夢想嘅障礙」令人潸然淚下。

本來以為這齣《我有個夢》微電影是一百位校長作為經驗豐富的領導人合力的成果,沒想到發起人及幕後統帥卻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小夥子——於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修讀戲劇及哲學,擁有戲劇及劇場碩士學位及英國巴斯泉大學音樂碩士學位的爆炸戲棚藝術及製作總監陳恩碩。

我從不輕易以「天才」來形容任何年少有成之士,原因是一個人的成功,絕少能單純歸功於天賦。而陳恩碩僅以二十三歲之齡就已成就質量驚人的作品,除出才華,亦包含了決心、勤懇、成熟、謙卑、親和力、際遇及其他。先看其近作:由他編劇、作曲、填詞、導演及監製的音樂劇作品《我和青天有個秘密》於二零一七年在新光戲院上演了共三十六場;二零一八年,同樣由他負責編、監、導、曲、詞的音樂劇作品《我們的青春日誌》試演了二十場;二零一九年,陳恩碩為林子祥《LAMUSICAL》紅館演唱會,以及佛山、廣州及澳門站巡迴演出擔任導演,同年,把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搬上舞台,上演十場。二零二零年,《我們的青春日誌》小劇場版首四十四場門票全數售罄,原本加開至六十場,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僅上演了二十七場。劇場因應防疫措施關閉後,陳恩碩連同一眾音樂劇班底成員開設YouTube頻道「E片實驗室」,製作音樂劇微電影,包括《2020》、《拜年恐懼症》以及《我有個夢》,並負責編劇、作曲、填詞、導演及監製。

陳恩碩為林子祥《LAMUSICAL》紅館演唱會,以及佛山、廣州及澳門站巡迴演出擔任導演。

陳恩碩三、四歲起,就因為觀看由詹瑞文主演的兒童音樂劇《錫錫啤啤熊》而愛上舞台,後來更成為兒童音樂劇演員,直到青春期轉聲才不得不中斷演員身份,並萌生了當導演的念頭。當時陳恩碩向學校自薦,希望在校內辦《油脂》音樂劇,並為當中的歌曲填上廣東話歌詞,但學校因為經費不足而拒絕,而他就決定另尋方法去實踐,最終與Skywalkers香港青年實驗劇團一拍即合,以十五歲之齡,成為《油脂》音樂劇的導演。劇團購入了《油脂》的版權,在西灣河文娛中心上演獲正式授權的廣東話版本。

陳恩碩發現從零開始組織一場戲劇,由製作、宣傳、與設計師溝通一點一滴地完成佈景服裝,到兼顧監製和導演的工作,相比起擔任演員,所帶來的滿足感更大,於是便創辦爆炸戲棚,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劇目。

陳恩碩發現從零開始組織一場戲劇,由製作、宣傳、與設計師溝通佈景及服裝製作,到兼顧監製和導演的工作,為他帶來非常大的滿足感。

十多歲起就在成人世界打拼,壓力可想而知,對於年青人和成年人的跨代差異,感受亦更為深刻。陳恩碩表示:「也許是因為知道《油脂》的劇本和音樂從一開始就由我主導,比我年長十年八年的演員都很合作,但年齡的確為我帶來不少困難。故此每一次走進排練室前,我都要比一般人多做許多功課,確保自己被質疑時,能夠清晰準確地闡述我的觀點,以理服人。」

陳恩碩續道:「年青人的優勢是接觸的資訊極多,常常有新點子,但要把好點子具體實行,需要經驗和完善的橫向思維。許多年青人都很聰明,但未必有足夠經驗去應用才能,發揮所長。現今常有兩代撕裂的情況,當初寫《我們的青春日誌》,正正就有修補兩代人關係的訊息,希望讓老少觀眾皆能從中獲益。雖然年青人未必同意上一代的觀點,但上一代由經驗總結出來的做法和道理,很值得年青人學習。我感恩因為自己年輕,跟我一起工作、比我年長十多年的長輩,都願意跟我說真心話。當然,要跟比自己資深的同事並肩工作,一定要做好功課——我連演員說了台詞後,要等多少秒才轉身都會預先排練,因為音樂劇的節奏感一旦鬆散了,畫面就達不到效果。有一些演員會問為何一定要用特定的方法走路和做動作,我會在排練前想好怎樣回答這些質疑,隨時隨地都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也能向別人表述清楚。作為一個年青導演,要有決斷力、思維清晰,但在相處上,亦必須表現出對前輩演員的尊重,而不失權威,要成功取得這個平衡方能順利完成工作。」

陳恩碩表示,要跟比自己資深的同事並肩工作,每次都一定會做足功課。

《我有個夢》的製作源於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徐區懿華校長的一則訊息,讓她與陳恩碩因為另一個拍攝項目而結緣。後來陳恩碩想把《我有個夢》拍攝成微電影,本應由一群十八歲的年青人出演,但他想到中學文憑試將至,可以找校長來說說『夢想』,通過教育工作的領航者之口勉勵年青人:考試再重要,亦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小章節。於是就主動聯絡徐區懿華校長,想組織一個由一百位校長合拍「迷你音樂劇電影」的計劃,結果三天後就收到好消息!不少校長樂於坦誠分享年青時的夢想,沒想到這個計劃不但鼓勵了年青人,還為校長們帶來鼓舞,實在始料不及。

我有個夢,
從前遊蕩在夢寐的天空,
青春本應能讓我掉下負擔去衝,
但過往的夢,
猶如沉沒在現實的操縱,
只想再繼續發夢……

作為追夢者,陳恩碩應該是成功例子吧,但他只謙虛地表示,自己仍處於追夢的過程中:「十個人追夢,可能有八個都追不到。難道追不到夢就代表失敗?我覺得有責任向年青人展示實際情況——追不到夢也可以選擇用其他方法發展人生,而不是不留後路、盲目追夢。我是一個正在全力追夢的人,但也覺得有需要留有Plan B。舉現實的例子:從事舞台工作不賺錢,很多時甚至有虧蝕,舞台工作者或其他追夢者都必須準備額外方法來應付生活。例如我需要碩士學歷來證明自身能力,讓企業或機構願意僱用我教表達技巧或是主持員工活動,以應付我的生活開支。」在「追夢」這樣浪漫的議題上大大力加入現實元素,對於陳恩碩來說,是對追夢者一種負責任的啟導。「成年人當然也應該追夢!但其實『夢想』是一個虛無的概念,完成了一個目標,就會有另一個目標,夢想亦會隨時日改變。我認為,人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就已經很好了,不一定要創造天馬行空的經歷。正如我在微電影中展示校長把塵封照片放進相框,並沒有說明他是否實現夢想,因為實現夢想不是最重要,記得當初的熱情才是最大收穫。年青人在追夢時,應思考如何具體地制定大小計劃和策略,一步一步實現夢想。」

如欲欣賞由一百位校長聯合演出的迷你音樂劇電影《我有個夢》,請到https://bit.ly/3uI0woT
~許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