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時,我們有時會看見天空閃過一道亮光,隔幾秒後便傳來轟隆隆的雷聲。古時,人們認為那是掌管雷電的神明在生氣,但閃電其實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背後藏着很有趣的科學知識。
閃電的原理

閃電是一種大氣放電的現象。當有極大的電流流經空氣,就會產生大量熱能並發出強光。

很多科學家認為,閃電與積雨雲有莫大的關係:由於積雨雲內的空氣處於不穩定的狀態,雲裏的水滴、冰晶和雹粒就會互相撞擊,繼而產生正電和負電。正電會集中在雲層上方,負電則會在雲層下方。如果雲層下方的負電太多,地面便會出現正電,當地面與天上的正負電越來越多,終於到達極限時,就會產生大量熱能,令天空出現強光,形成閃電。
當天空出現閃電,它所帶的電流能將附近的空氣加熱至攝氏二萬度以上,比太陽的表面還要熱。此時,空氣會急劇膨脹,然後發出像爆炸的聲響,這就是打雷。
閃電的危險性
閃電的溫度很高,電壓也非常驚人,如果人或動物被電擊中,會造成嚴重燒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們在雷暴時一定要提高警覺,小心潛在的危險。

如果你身處戶外,頭髮突然豎起來,那就代表空氣裏的電力增強了,閃電可能隨時劈下!如果頭髮只是微微豎起、帶靜電的狀態,就要馬上離開現場,到室內暫避;如果頭髮已像刺蝟般完全豎起,附近又沒有可走避的地方,就要蹲低身體,雙腳拼攏、雙手抱膝,但注意雙手不要碰到地面,也不要平躺。一有機會,就要離開空曠的地方,尋找建築物或汽車避難。
即使頭髮沒有豎起,在天氣變差時,我們也應遠離沙灘、山頂等空曠地點,亦應避免躲在樹下,盡量到有避雷針的建築物暫避。此外,如果身上有任何金屬飾物或物件,也最好暫時放下,免生危險。
圖片來源:Freepik、Sophie Pass@FB、物理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