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資源有限,如果人類過度開發,資源最終會耗盡,使人類陷入絕境。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廢物回收及循環再造。在泰國東北部的四色菊府,有一座環保又獨特的寺廟——它是用廢棄的酒瓶建成的!

泰國的百萬瓶寺(Wat Pa Maha Chedi Kaew)。

泰國四色菊府是著名的旅遊熱點,每年吸引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但亦使垃圾數量大增。加上泰國天氣炎熱,很多人愛喝汽水和啤酒消暑,使廢棄瓶子的數量越來越多,令當地的環保機構非常頭痛!

1984年,寺廟住持Phra Khru Vivek Dharmajahn發起了一個有趣的活動:收集100個廢棄瓶子砌成一道牆,喚起人們對玻璃瓶回收的關注。沒想到,玻璃瓶瞬間從四方八面運來,很快就超過了所需的數量,令僧侶們目瞪口呆。於是,住持靈機一動:既然瓶子這麼多,不如用它們來建一座寺廟吧!

寺廟的牆壁和廊柱都使用了廢棄瓶子堆砌,非常用心!

這個主意獲得當地政府、市民和企業的全力支持,他們齊心合力把送來的廢棄瓶子進行清洗和分類,再發揮創意,把這些廢棄的瓶子變成寺廟的牆壁、屋頂、地板和廊柱等。經過兩年的努力,這座名為「百萬瓶寺」的寺廟終於落成。

佛像周圍的壁畫以及裝飾,均使用了大量的酒瓶和瓶蓋拼砌而成。

除了寺廟的外觀使用瓶子製作而成,寺廟內的佛堂大廳同樣融入大量空瓶子的元素,包括:佛像周圍的壁畫、下方的座台,部分的壁畫更通過瓶蓋來設計加工,幾乎沒有浪費瓶子的任何一部分。

雖然「百萬瓶寺」只花兩年便落成了,但僧侶們的回收工作並未停歇。在過去30多年裏,他們仍然持續收集廢棄的瓶子,用來擴建寺廟。截至2009年,他們已成功回收了超過150萬個瓶子;2015年,這座寺廟亦被旅遊網站When on Earth評為全球十大持續環保建築。「百萬瓶寺」更憑藉其環保又別具創意的建築特色,吸引無數信徒、市民以及遊客前往參拜和打卡,成為當地其中一個特色地標。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Itsbetterinthai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