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對維持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把體內的廢物排出,還能讓我們感覺輕鬆舒服。但是,如果你一天沒有排便,是否就代表身體出現問題,或者代表便秘了?

甚麼是便秘?

長期無法排便,可能會引起腹痛、腹脹及胃口下降。

很多人以為我們應該每天排便一次,如果沒有每天上廁所,就是便秘了。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錯誤觀念。便秘是指每周排便的次數少於三次,而且排便時非常困難,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排出來的大便又乾又硬,甚至出現流血的情況。有時候,如果肚子感到脹脹的,吃不下東西,甚至肚子痛,也有可能是便秘的徵兆。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都不同,有些人每天一次,有些人兩三天才一次,只要排便時順暢,不痛也不困難,那就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出現排便困難或是糞便變得乾硬,而且情況持續一段時間,那就需要求醫了。

預防便秘的方法

多喝水可以防止大便變得乾硬。

如果無法排便,不僅會令我們的肚子脹痛不適,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因此,保持腸胃暢通是很重要的。要預防便秘,平日便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讓食物裏的膳食纖維幫助排便;也要多喝水,讓腸道保持濕潤,這樣才不會排出乾硬的大便。此外,我們亦應避免久坐不動和強忍便意不去廁所,因為這些習慣都會讓排便變得困難,久而久之可能形成便秘。

我們也應該培養固定運動的習慣,例如去跑步、打球、跳繩等,可以幫助腸道蠕動得更有力,排便也會更加順暢。另外,小朋友也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坐廁所,讓身體慢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這樣就可以盡量減少便秘的風險了!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