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垃圾徵費,雖然現已押後至八月實施,但已大幅提高了公眾關注廢物回收的意識。到底我們怎樣可以善用各種廢物回收的途徑,達至減廢的目的呢?

廢物從何來?

根據環保署去年十二月底公布的《2022 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我們的都市固體廢物總棄置量為406 萬噸,人均棄置量為每日1.51公斤。這些廢物之中,包括了來自住宅大廈、公共垃圾桶、街道、本港海域、郊野公園;商店、食肆、酒店、辦公室、私人屋苑街市及所有工業活動產生的廢物,這類廢物會運往堆填區處理。

假如固體廢物量持續增加,堆填區總有一天會滿溢。因此,減少廢物產生和將廢物循環再用,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我們可以從都市固體廢物源頭分類及回收廢物方面兩方面着手,在生活習慣上作出改變,便可大大減少廢物的產生。

源頭分類

要學會源頭分類,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底哪些廢物可以回收。可以回收的廢物包括:紙張、金屬、塑膠、玻璃瓶、充電池、小型電器、四電一腦(指受管制電器,如空調機、洗衣機、雪櫃、電視及電腦等)、慳電膽及光管,還有紙包飲品盒。紙張、金屬及塑膠,可以透過「藍紙黃罐啡膠樽」的回收箱進行回收。

可回收的紙張種類包括報紙書刊、辦公室用紙及紙皮;表面塗有塑膠、蠟面或化學物質的紙張,如書刊雜誌的封面及封底、宣傳單張、便條紙、超市收據、紙包飲品盒、紙杯紙碟、廁紙及抹手紙等,一律不能回收,不應放進廢紙回收箱。

可回收的金屬包括鐵罐、煮食器具和鋁罐;壓縮氣體瓶或化學物料容品,屬不可回收的金屬。

可回收的塑膠包括飲品膠樽、個人護理用品膠樽及即棄餐盒等;玩具、牙刷、原子筆等複合塑膠物料製品,則因為難以回收再造,而不應放入回收箱。

乾淨回收

做好分類之後,我們還要學習「乾淨回收」,因為假如回收前的準備工夫不足,可能會導致整批回收物料受污染或滲入大量雜質而影響回收成效。「乾淨回收」目的是把回收物料處理至符合回收再造的要求,例如紙張不應弄濕或沾污;飲品膠樽要先倒淨樽內液體並作簡單清洗,並移除瓶身招紙,才進行回收;金屬則需去除非金屬附件,並在回收前清洗及清空容器。

膠袋、膠餐具、飲管、食物盒、即棄塑膠食物容器、乳酪杯、膠樽蓋、膠桶、CD碟/盒,或手機套包裝膠盒等,以上並非樽類廢膠,亦不應放入啡色的塑膠回收箱,可送往各區由環保署資助非牟利團體營運的社區環保站「綠在區區」所設置的塑膠分類回收桶。「綠在區區」亦可回收玻璃瓶、充電池、小型電器、四電一腦、慳電膽及光管,以及紙包飲品盒等。

廚餘收集

我們每人每天也有機會製造的固體廢物還有廚餘。廚餘是香港都市固體廢物中的最大類別。除了食剩飯菜或過期食品外,在食品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及預備過程中也會產生廚餘。現時把廚餘棄置於堆填區的做法,並不符合持續發展的原則,對環境亦造成不良影響。這些有機廢物不但佔用了寶貴的堆填空間,而且會分解並產生氣味,需要進一步妥善處理滲濾污水及溫室氣體,更浪費了當中有用的有機物質。

要減少廚餘,我們可以從源頭減廢及廚餘收集兩方面做起。要減少廚餘,首要目標是避免產生廚餘,因此惜食和減廢十分重要,控制好每餐飯菜數量,便可以避免做個「大嘥鬼」。廚餘如不放進垃圾桶,可以到哪裏回收呢?環保署在房屋署及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公共屋邨採用智能廚餘機收集廚餘,再運往環保署廚餘回收設施處理,將其轉化為能或為材。大家可以留意住所附近設置智能廚餘機的位置,從網上的短片學習廚餘分類及廚餘機使用方法,妥善處理好家居廚餘。

當我們學會源頭分類,做好乾淨回收,並妥善處理每日的廚餘,其實已可大幅減少家中的固體廢物量,有助減輕香港堆填區的負擔,達至源頭減廢的環保目的。

參考資料:香港減廢網站、政府新聞網、消費者委員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