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睡着後,我們都會進入神奇的夢境裏:可能會夢見自己在天空飛翔、成為超級英雄,有時還會被可怕的怪獸追逐!雖然人人都會做夢,但是關於夢的知識,你又知道多少呢?

做夢的原因

人類的睡眠大致可以分為「非快速動眼期」和「快速動眼期」。剛入睡時,我們處於「非快速動眼期」,等進入深層睡眠後,就會進入「快速動眼期」,大部分的夢境正是在此階段出現。每個人一晚平均會做約四至六個夢,只是大多在醒來後便忘記了。夢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幫助大腦整理一天的記憶,紓緩緊張情緒,還能激發靈感。許多科學家的重大發明和藝術家的創作靈感,都與夢境有關。

關於夢的奇妙知識

做夢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例如有些人能做「清醒夢」,意味着他們雖然在睡覺,卻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甚至可以控制夢的發展,十分神奇。

童年時看黑白電視長大的人,有較大的機率會做黑白夢。

大部分人的夢是彩色的,但是原來約有12%的人的夢境是完全黑白的。據研究發現,看黑白電視長大的人更容易做黑白夢。

原來先天性失明和後天性失明會影響夢的呈現。

那麼,失明的人會不會做夢呢?答案是會的。大部分視障人士的夢境以聲音、氣味和觸覺為主,而後天失明的人因為保有視覺記憶,他們更有可能在夢裏「看見」影像。

不只人類,動物也會做夢。科學家發現狗在睡覺時會抽動四肢,好像在夢裏奔跑;貓則可能夢到捕捉老鼠。原來動物的腦袋裏,也有屬於牠們的夢想世界呢!

為甚麼我們常常忘記夢?

很多人以為自己不常做夢,其實只是忘了。研究顯示,夢境結束五分鐘後,我們就會忘掉一半內容,等到真正起床時,可能已經忘掉九成以上。這是因為剛醒來時,掌管記憶的腦部還沒完全「啟動」。所以,如果你想記住夢境,可以在床頭準備紙和筆,一醒來就立刻寫下來。

夢境就如同一場場刺激又好玩的腦內冒險。小朋友們,晚上不妨早點上床睡覺,除了可以期待今晚會做甚麼有趣的夢,還能讓身體分泌生長激素,幫助你們快快長高呢!

圖片來源:Freepik、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