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或許有聽過手足口病,但你們知道它是由腸病毒引致的嗎?手足口病的危害可以比我們預想的更嚴重,例如可引致嚴重併發症,包括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甚至可能危及性命。近月正是手足口病的病發高峰期,因此我們有必要充分認識,並有效預防這種具傳染性的疾病,以保障個人健康。

手足口病是由甚麼引起?

感染手足口病的主因是受到多種腸病毒的入侵。東南亞地區的常見病原體以EV71型腸病毒為主。EV71型腸病毒是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夏季和初秋是其活躍時期。雖然該病原體的主要目標感染群體是五歲或以下的幼童,唯成人也有機會受到感染,因此父母和孩子都要時刻警惕病菌的入侵。

患上手足口病會有甚麼病徵?

患者會出現連續數天的發燒症狀,包括疲倦和喉嚨痛。身體四肢、臀部、甚至生殖器官等皆會出現帶水疱的紅色皮疹。口腔內壁和舌頭周圍也會出現帶有明顯痛楚的潰瘍傷口,嚴重阻礙進食,患者食慾也會因此而大減。

由於現時尚未有能治療EV71型腸病毒感染的藥物,也缺乏有效疫苗預防,患者只能通過一些紓緩症狀的藥物來緩減發燒及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及不適。然而感染手足口病患者,大部分都能在一星期左右自行痊癒。

圖片來源:Freepik

傳染性與預防方法

由EV71型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會有三至五天的潛伏期,到了病發後的首個七天最具傳染性,患者所攜帶的病毒可經由其糞便排放並可存活長達數星期。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或糞便,或觸摸受病毒污染的物件而傳播。因此,受感染的兒童應在退燒以及身體上的水疱乾涸及結痂後兩周內,避免上學或參加集體活動,以免疾病傳播。更加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包括勤洗手、不要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並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都是切斷傳播鏈、有效阻止傳染疾病的有效方法。 資料來源:衛生防衛中心《腸病毒71型感染》、《預防手足口病及腸病毒71型感染》。

資料來源:衛生防衛中心《腸病毒71型感染》、《預防手足口病及腸病毒71型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