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陽光猛烈,進行戶外活動時除了要塗上防曬乳液,戴上闊邊遮陽帽來保護我們的皮膚外,其實眼睛的防曬亦不容忽視。事實上,有害的紫外線會傷害我們的眼睛,假如在強烈的紫外線下沒有做好防曬措施,有機會引致眼角膜及眼睛結膜發炎,甚至雪盲症。

人的眼睛會吸收紫外線?

紫外線是太陽光的其中一部分,我們肉眼是看不到的。紫外線又分為紫外線A、B和C三種,每種的波長不同,對人眼睛的影響亦各有不同。紫外線A有98%可到達地球表面,它可以被晶狀體吸收,有機會造成白內障;紫外線B大部分都會被臭氧層吸收,只有少於2%可到達地球表面,但它可以被眼角膜吸收,會對眼睛造成:眼角膜及眼睛結膜發炎、眼痛、怕光和眼紅等急性影響,及導致翼狀胬肉、眼皮腫瘤等慢性眼睛疾病。至於紫外線C,由於它會被臭氧層吸收,僅得極少量可到達地球表面,加上對眼睛沒有影響,因此毋需擔心。相反,有少於1%的紫外線可到達視網膜,它可以引起急性的雪盲症、視力下降及視野缺損,亦有機會造成老年性黄斑病變,因此,紫外線實在不得不防。

兒童比成人容易受到紫外線影響

紫外線對兒童的眼睛有甚麼影響呢?根據美國視力協會的研究,80%的紫外線暴露其實發生在18歲之前,意味着兒童時期做好眼睛防曬有必要性。美國眼科學會指出,兒童的水晶體比成人更透明,紫外線更容易穿透並達到視網膜,因此兒童吸收的紫外線比例比成人高得多。世界衛生組織亦提醒,過度曝露於紫外線下,會增加兒童出現光害性角膜炎、白內障、翼狀胬肉等眼部疾病的風險。

眼睛都要做好防曬

皮膚可以塗上防曬用品,眼睛又應該如何防曬呢?第一,配戴太陽眼鏡。我們應選擇標示可阻擋99%至100% UVA和UVB的兒童專用太陽眼鏡,並確保鏡片夠大,能完全覆蓋眼睛,減少側光滲漏。假如有近視需要配戴眼鏡,則可以將鏡片換成變色鏡片,變色鏡片在受到太陽光照射(吸收紫外光後)時會變深色,在光線較弱時又會變回淺色,既可以保護眼睛又不會妨礙視線。第二,戴上闊邊帽也能有效遮擋陽光。第三,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紫外線最強時段長時間在戶外活動,紫外線指數越高,眼睛受傷機會便越高,紫外線亦會引起眼睛疲倦和不適。因此,外出前亦可先查看天文台的紫外線指數,為防曬做好準備。讓我們將保護視力變成日常習慣,好好守護我們的靈魂之窗。

參考資料:美國視力協會、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