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健康,就必須要飲食均衡,這是全球科學家公認的「方程式」。作為家長,尤其要確保兒女沒有染上偏食的壞習慣。可是,在這個加工食品和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健康飲食已非單靠營養均衡便能達到,我們可怎樣分辨坊間林林總總的食物添加劑?它們對人體又有甚麼禍害呢?

若細心觀察,可看到不少食品包裝上印有歐洲食品安全局所訂立的E numbers,每個數字都代表不同的食物添加劑,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抗氧化、增味及調節酸度。大部分的食物添加劑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加長食物的保質期,如抗氧化劑能減慢食物變壞及變質的過程,亦有添加劑可保持食物的味道、顏色或穩定性等。市面上每種添加劑都經過廠商檢查,並符合歐盟的規例。目前也沒有研究明確顯示食物添加劑會對人體造成直接的健康影響,只要食物包裝上的添加劑帶有國際編碼系統的編號,便說明是已被歐盟認可的。

雖說如此,我們還是應該挑選具較少添加成分的食物。大多時候,我們都不瞭解食品的製造過程,更不清楚部分食品添加劑提煉自爬蟲類的色素、動物的毛髮,甚至石油。尤其小朋友的器官還在發育階段時,他們身體的自我排毒功能未必完善,營養學家建議家長為小朋友揀選食材時,盡量避免含有人造色素的食物,例如水果味雪條和顏色鮮艷的糖果。不少研究都指出進食過多的人造色素會導致小朋友的集中力與學習能力下降,加重其活躍症徵狀。列表中是六種最受爭議而被部分國家禁用的人造色素,家長可在揀選食物時加倍留意:

雖然以上提及的食物添加劑都不太健康,但在此需強調,並非所有都是有害的,市面上也有成分安全甚至對我們有益的食物添加劑,例如在製作中人工加進早餐穀物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能補充我們每天所需的營養,提升小朋友的免疫力,提防細菌入侵。因此,家長需在購買食物前,細心留意包裝上的營養標籤,亦可考慮在家中用天然果汁自製雪條等食品,讓自己與家人都吃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