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小朋友學習英語時往往從背誦A、B、C、D等二十六個字母開始,但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像我們小時候學習中文一樣,皆是先接觸語言的聲音,再漸漸認識字母和書寫字詞。各種研究發現這對培養幼兒的音韻覺識能力十分關鍵,而音韻覺識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認字和閱讀能力,故此開始有人提倡以訓練音韻覺識能力為主的英語學習模式。

何謂音韻覺識

音韻覺識是一種對文字語音結構的觸覺和操控能力,其中可再細分為三種不同的能力。首先是分辨音節數量的能力,如「bed」一字包含一個音節,「napkin」則有兩個音節。第二是辨認音節的首音及尾韻的能力,如「bed」的首音為「b」、尾韻為「ed」;「napkin」的兩組首音及尾韻分別是「n」和「ap」,以及「k」和「in」。第三是辨識文字音素的能力,音素是語言裏最小的發音單位,而英語共包含四十四個音素。「bed」一字可細分為/b/、/e/、/d/三個音素,而「napkin」則共有/n/、/a/、/p/、/k/、/i/、/n/六個音素。擁有音素意識的英語使用者能夠指出「bread」和「boy」皆由/b/音開始,及「had」和「bad 」皆由/d/音收尾。

坊間有不少為兒童而設的英語拼音課程, 事實上音韻覺識是學習拼音的重要基礎, 但以訓練音韻覺識能力為主的教學方式開始時只集中於聽和說兩方面,多以聆聽故事和唱兒歌等方式豐富孩子的詞彙,逐漸建立對聲音的靈敏度,其後再學習字母和拼讀。不少研究指出,曾接受音韻覺識訓練的孩子較易掌握字母和聲音之間的關係,同時懂得將字詞的結構分拆,並將各種聲音單位混搭組合成新的字詞,因此擁有較佳的閱讀和拼字能力。

培養音韻覺識的方法

家長適宜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小培養孩子的音韻覺識能力,首先由數出英文單字的音節開始,如根據字詞的音節拍手數數,或在一堆字詞中指出擁有相同音節數量的字。家長其後可與孩子練習分辨押韻和非押韻的字詞,如輪流說出與「hair」押韻的字,例子包括「air」和「bear」等。最後,家長可透過不同提問訓練孩子的音素意識,如請他們在一組詞語中指出不同類的字詞︰指出「happy」與「cat」、「care」和「cool」不同,或將數個音素組合成一個單字,如將/b/、/a/、/g/組合成「bag」。

香港的家長往往期望幼兒能夠拼寫越多詞語越佳,但如能夠先打好他們的音韻覺識基礎,往後學習拼寫時便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