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靜今年五歲,就讀幼稚園中班。她為人較為害羞及怕事,亦容易緊張及擔心,在幼稚園低班入學時期難以適應學校生活。最初不停拒絕離開媽媽及哭鬧,要適應幾個月才可以正常上學。老師留意到她在學校裏很少說話,在課堂中往往只是用一些身體語言來表達,例如點頭及揮揮手。大概半年後,小靜跟老師及同學混熟了,才可以很小聲地講簡短的說話,但在課室外,例如在操場遊玩的時候,或者見到非本班的老師及同學,就依然不說話。起初大家都不以為然,老師亦沒有跟媽媽特別溝通,直至到小靜在家中開生日會時,同學留意到她在房間跟媽媽及哥哥說話時,竟然一點困難也沒有,聲調、語氣及表達等跟一般活潑的同學一模一樣,於是就問她媽媽:「為甚麼小靜在學校不說話?」媽媽那時才留意到小靜的問題。跟老師理解後,媽媽擔心小靜跟自己小時候一樣,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立刻跟老師溝通及再觀察小靜在其他社交環境的表現,並要求家庭醫生轉介她來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作出評估。

選擇性緘默症是兒童期的焦慮症,患者在熟悉的環境言語正常,但在其他環境卻不能說話。這個情況不是由於要適應新環境,或其他疾病如自閉譜系障礙引致。它的病發期通常在六歲前,女孩較多,高危因素包括:家族史、內向及焦慮型的性格、家長過分保護的管教,及陌生環境的壓力。媽媽見醫生時很憂心地說:「我覺得女兒跟我以前一模一樣,我不想她失去童年,說話、參與學習及社交等樂趣。直至現在我在某些場合仍然不能自然正常地說話;與丈夫外出跟朋友吃飯,仍然不能暢所欲言地談天說地,只能拘謹地點頭或搭訕一兩句。人家以為我是內向,其實在卡拉OK場合,我也很想跟他們一樣可以高聲歌唱,不是靜靜地坐在先生身旁,這種焦慮及不能參與的挫敗感,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要幾經掙扎才可以說話,卻往往被人忽略自己當時的問題。」我們下次再討論選擇性緘默症的評估及治療方法。

選擇性緘默症的治療可分為兩部分 ── 藥物治療及行為治療。後者為第一線治療,藥物治療通常會在下述情況才會考慮:第一是症狀較嚴重的個案,患者連基本的非言語表達都有困難,很多時身體表現僵硬,很難建立溝通渠道;第二是年紀較大,例如六歲或以上的兒童;第三是有焦慮症或緘默症家族史的個案;最後是行為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情況,我們才考慮用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方面,我們理解到患者的溝通方式很複雜,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的人物或組合,以及要做哪些活動或社交任務,都會呈現不同的面貌。在進行治療前,先按孩子常去的地方、常見的人物,或常做的事情,制定「說話地圖」。在地圖上,能用正常聲量說話的場合,就塗上綠色;要用細聲、氣聲、耳語或非言語表達時,就塗上橙色;出現無法溝通、全身繃緊的情況就塗上紅色。接着我們會跟家長檢視孩子在家以外,究竟出現橙色或紅色的情況居多;亦會瞭解家長覺得哪些場景比較重要,需要優先處理。例如希望小朋友能在學校跟同學交談,還是想他參與口試評估,抑或有勇氣在食肆點餐等。因應家長及孩子的需要,設計一個循序漸進的治療方案,配合學校的支援或適當的調適,成為患者的年度治療方案。此外,亦要教育老師在課堂上哪些是應該做或不應該做的事情,以免間接鼓勵患者作出逃避行為或增加焦慮感。治療是比較長遠的,需要家長明白及配合,瞭解患者的參與動機,才可有良好的改善。選擇性緘默症容易被大眾忽略,被視為一個「隱形的問題」,但患者卻因為種種症狀,容易失去各方面的參與及快樂的童年,值得大眾關注及正視。

陳國齡醫生 │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

圖片來源:x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