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育兒十年,我沒有一天過得不快樂。」資深傳媒人兼親子KOL鄧明儀(Elaine),活躍於各大平台的親子欄目,成為人母後尤其喜歡分享湊仔的幸福和育兒心得。Elaine在傳媒界享負盛譽,卻甘願在孩子心目中當一個又懶又蠢的媽媽,只因她深信孩子有能力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她很認同台灣藝人謝依霖這句說話:「育兒就是把自己當孩子,也把孩子當個大人。如果你一直把他當孩子,他永遠都只會是個孩子。孩子每天都在長大,要相信他們會更好!」

家長切勿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媽媽,Elaine都是邊學邊做。她直言自己唯一比其他媽媽優勝的地方,是她既喜歡觀察和分析孩子的個性,也懂得將所感所思化為文字與人分享,因此不論是身邊的朋友或讀者,都很喜歡找她解決各種育兒的疑難雜症。Elaine被問得最多的,當然是從孩子出生便一直困擾家長的選校問題。跟部分家長取態不同的是,Elaine與丈夫都認為學術並不重要,最重要是選一間適合孩子的學校。當年她為兒子㦡㦡選幼稚園時,特地報考了六間完全不同類型的學校,從面試過程中觀察到底哪一間最適合他。「我們曾報考將軍澳區內首屈一指的官立幼稚園,面試方式是讓考生輪流上前從袋中抽取並形容一件物件。我兒子見前一位考生啞口無言不懂回答,於是從旁輕聲提醒,結果被老師責罵他多事;到他作答時,又因為形容得太仔細被老師指講得太多,這麼一來,已經很清楚我兒子放諸這間學校只會被視為多事的一群。反而在國際學校的面試中,即使㦡㦡又多嘴回答校長問我們的問題,也沒因此扣分,反而得到一個A+,校長表示他們正需要這樣活潑主動的學生。幾個面試下來我就知道他需要一間快樂學習的學校。」最後Elaine和丈夫讓㦡㦡入讀清水灣一間森林幼稚園,小學就入讀國際學校。「這個選擇讓我們能騰出更多時間跟孩子玩樂、參加課外活動及做好教養本分,不用費神於學術。」

Elaine強調選校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家長不應人云亦云隨波逐流。Elaine有幾個實用的選校建議:一、想清楚想孩子走甚麼路線,讀國際學校很難回頭讀傳統學校,倒過來反而輕鬆。二、思考孩子的個性適合讀甚麼學校,例如乖巧、自律、喜愛讀書的,適合傳統學校;但活潑好動無時停的,在嚴格的傳統學校中可能會受到打擊,或被扼殺一些天賦。三、家長可以看看學校用甚麼方式栽培孩子,她不會選擇以成績為前提催谷的學校。四、看校長的教育方針,也可以放學後去校門觀察學生在校外的品行。五、只要是孩子喜歡的,他們自然有熱情和動力做得好。

生仔不用考牌但夫妻要有共識

常說「生仔要考牌」,Elaine並不同意,不過夫妻之間如能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和共識,對孩子將來會更好。Elaine認為很多人並沒有認真思考生小朋友的原因,可能只為傳宗接代,或是趕及完成人生目標等,沒有為孩子犧牲的覺悟。「其次是教養問題。夫妻關係最重要的並非性格、背景、學歷、金錢或樣貌,而是價值觀,價值觀能放諸所有事情上,只要兩夫婦價值觀相近,沒有甚麼難題解決不到。價值觀亦跟教養息息相關,假如夫婦之間價值觀不同,教養手法亦可能大相逕庭,令孩子無所適從。」

除了夫妻關係,上一代的教養手法亦可以令媽媽們的育兒之路荊棘滿途,Elaine表示自己育兒最大的壓力來自她的媽媽。「她就是典型的華人父母,認為對待孩子應該要罵、要打擊、要奚落,讚是會讚壞的,因此她數十年來從沒讚過我一句。有了㦡㦡後,便有必要跟她解釋我的教養方法。她曾經質疑我為兒子選校的決定,又認為我不該稱讚太多,我要不斷在她給予孩子錯誤訊息時立刻糾正,幸好兒子長大了,懂得分辨對錯,有時候還會主動糾正婆婆。」正因為上一代的教養方法不好,到自己做父母時便會變得小心翼翼,不希望上一代的不足在再下一代重蹈覆轍,也讓Elaine成為了一個謙虛的媽媽,願意放下身段向孩子學習。「㦡㦡曾經問婆婆:『為甚麼媽媽煮飯那麼好吃,你都不會對她說聲謝謝?』婆婆說自己女兒不用言謝,感謝放在心內便可。㦡㦡反教她:『你應該將罵人的說話放在心內,感謝之言掛在嘴邊,這樣你身邊的人會快樂得多。』小朋友的單純能夠教我們很多,甚至比我能教他的更多。」

㦡㦡自幼稚園開始已非常喜歡砌樂高積木,家中放滿他一手一腳砌成的傑作。

三種孩子未來必須具備的能力

「我最希望㦡㦡能做到的是,即使我把他放到世界任何角落,他都生存得到。」要做到這一點,Elaine認為孩子的自學能力很重要。她舉港產的十三歲CEO葉礽僖為例子,她憑語言學習App「MinorMynas」在初創界闖出名堂,後來索性退學在家專心創業,曾獲馬雲的創業基金會邀請演講。葉礽僖十歲左右時,編程技巧已是手到拿來,她創立的語言學習App「MinorMynas」鼓勵孩子從其他國家的學童身上輕鬆學外語。Elaine認為這種自學能力高的小朋友,去到世界任何角落都能發光發亮。

即使人工智能已經進佔世界,要應付未來世界的發展,創造力、溝通力及解難力還是缺一不可。Elaine認為人工智能產不出創意,只能做執行的工作,取代不了人類的創作思維。溝通力就是社交與說話的技巧,很多名人政客最厲害的就是演說能力,例如奧巴馬和喬布斯。溝通力亦可以製造領袖魅力,而且說話技巧好的人,寫作能力往往不會太差。「最後一點是解難力,學校正是一個讓孩子學習社交技巧和解決困難的地方。我反對父母對學校太多投訴,干預小朋友的生活。當然欺凌就要出聲,但其他相處上的問題,小朋友其實自有其解決方法。」培育孩子成長,Elaine認為品格亦十分重要,眾多品格之中又以同理心為首:「善良和快樂是孩子的基本,必須從小培養。即使再出色的人,假如缺乏同理心,有機會利用一己之長使壞作惡,與社會為敵。相反,有同理心的孩子總能與人為善,容易得到別人幫助,亦能對社會有貢獻。」

在教育依然着眼於背誦,不少家長仍舊以學術先行的風氣下,Elaine卻深信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格雷所提倡「會玩才會學」的育兒理念,十年來從㦡㦡身上亦體現出這套教學方式確有成果。Elaine在㦡㦡唸幼稚園時,每天都會讓他享有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㦡㦡最喜歡砌樂高積木,年紀小小已能完成足足五百頁說明書的超複雜樂高積木。「因為他喜歡,所以做得好,我相信玩每一樣東西都可以從中學習得益。」回歸初心,Elaine最希望㦡㦡能從快樂中成長,他名字中的「㦡」正有從心快樂之意。

Elaine最希望㦡㦡能快樂成長,他名字中的「㦡」正有從心快樂之意。

養育孩子讓父母重新學做人

Elaine很感恩自己能夠成為一位媽媽,亦覺得小朋友非常珍貴,因為孩子的到臨可以讓父母有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孩子能擦亮我們的眼睛,成年人眼中太多塵俗雜念。」Elaine認為最好的親子關係,是讓小朋友當大人,父母當小朋友。「當小朋友是成人,你會尊重他,相信他的能力;大人來當小孩,虛心向孩子學習,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反思;大人跟孩子玩,也可以得到很多不一樣的體驗,再做一次小朋友其實很幸福。」Elaine認為很多父母都有個誤解,就是讓子女讀到一所好學校便可以一勞永逸。養育孩子,父母的角色才是最重要。「我認識一位在善寧會工作的媽媽,她的女兒晴晴是早產兒,出生時只有五百克重,晴晴一出生便全身插滿喉管,連醫生都勸她放棄。這位媽媽卻為了女兒辭職,全職照顧她。小時候晴晴的確很多病痛,現在她不但十分健康,疫情期間更可以跟媽媽攀山涉水。當初升小時面試十多間學校沒一間願意收她,我略盡綿力幫她爭取到一個小學面試的機會,最終她在那間學校年年拿到品學兼優獎。這個孩子的生命本來脆弱,因為媽媽為她付出了百分百的愛,讓孩子能夠健康幸福地成長。所以,養育孩子不在乎父母的職位背景,而是講求耐心和愛。」

疫情期間Elaine一家造訪了多達一百個本地戶外自然景點,在Facebook上結集成「去旅行唔一定要飛」系列,藉着親子闖蕩遊,啟發出她一套山澗育兒樂,希望鼓勵父母多帶孩子走出冷氣房,不再做「冷氣港孩」。Elaine認為:「小朋友是屬於戶外,需要維他命D才能增強抗疫力及快高長大,更需要在陽光下『玩樂社交』!」

圖為橋咀島往連島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