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十月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香港人的最新開心指數為6.15,創下十年新低,挽救香港人的精神健康已達刻不容緩的嚴峻時刻。香港樹仁大學副教授陳自強博士,是近年在香港積極推動正向教育的中堅份子,對他來說,抗逆力並非一種珍異的超能力,而是與生俱來,關鍵在於如何深化成為一種所向披靡的內功心法。

陳自強博士在美國修讀教育心理學,畢業後在當地從事教育及社區工作,接觸過不同背景的學生,包括來自單親家庭以及索馬里戰亂的難民兒童,部分甚至從未有機會讀書。他最感興趣的是研究學童如何抗逆、如何在極為艱難的環境下成長,以及有哪種心理因素令他們產生出頑強的抗逆能力。七年前回流香港,於大學任教,他發現香港大學生的抗逆能力相對乏匱。陳博士表示:「這可能跟中小學教育只偏重向學生灌輸知識有關。我那個年代的學生,一到中四、五就會找兼職,從中汲取社會經驗,但現在的年青人似乎沒有這些機會。除此之外,更有不少年青人和家人缺乏良好溝通。我起初教的科目偏向量化性質,但最觸動我的題材,是有關如何發掘及發揮自我潛能——這對人的一生極為重要。我在大學教性格心理學時,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瞭解自己。人必須足夠瞭解自己,才能逐漸發現自己的優點和潛能。後來,我開始教正向心理學,教導學生發揮潛能,尋找自身價值。許多大學生都缺乏信心,甚至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我想透過教他們這些科目,鼓勵他們肯定自身價值。」

有人可能認為抗逆能力並非人人都有,前提必須擁有超人般的意志。陳博士分享道:「根據我在美國校區服務的經驗,我發現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抗逆能力,其強弱取決於特定因素:第一是源自社交關係的支持,第二是來自照顧者的支持。來自『重要他人』的支持可嚴重影響一個人的抗逆能力——支持越大,當事人的抗逆能力就越強。至於這個『重要他人』是誰則因人而異,可能是朋輩、老師、父母、社工及其他。除了以上保護性的因素,還有兩大重要因素:一是教養方式,二是當事人本身的執行功能,包括如何處理和管理情緒、如何組織及理解自身經歷,以及自我抑制程度等。」

「兒童的成長環境,對抗逆能力的發展影響甚深。家庭和學校是兒童最常體驗的成長環境,如果可以讓孩子在安全、愛護及鼓勵的環境中成長,對孩子的發展大有幫助。這亦呼應了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成長環境和人的大腦前額葉發展與處理情緒功能有密切關連。當兒童經常處於危險、恐懼和缺乏安全感的成長環境中,遇到逆境時會傾向產生情緒化的反應,例如驚慌和不安。具體例子而言,如家長或老師經常嚴苛地斥責孩子,孩子很快便會選擇關閉接收,不再聽他們的話,情緒化地拒絕來自外在的挑戰,覺得既然接收這些事讓自己很是難受,倒不如拒絕接收。家長也許有類似的經驗:當孩子正在發脾氣,你再去指責他的不是,孩子根本就不會聽。」

說起正向心理學,一般人很自然就會把它跟「往好的方面想」劃上等號,正向心理學真的如此簡單?陳博士表示:「正向心理學所指的,是如何去幫助一個人發揮他的潛能,例如他的抗逆功能、他正面的特質等。這是以往心理學範疇較少提及的。市面上有不少有關正向心理學的書,經常帶出一種隱含訊息,好像你擁有了正向心理,就能改變或扭轉以往一些不好的事。我對正向心理學的看法有點不同,我不認為正向心理學是如此突如其來、如此強而有力,而是要幫助人找回適應生命的能力,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這點是正向心理學最核心的要義。正如我剛才說,許多大學生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或不知道生命的意義和目標。正向心理學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首先肯定自身價值,安下心來,繼而探索人生目標。」

「我教正向心理學時,第一步就是教人的自我關懷、人對自己的寬恕。為甚麼有些人不能向前走?或總被過往的痛苦裹足,不停地回想過去的失敗,沉溺在痛苦中?因為他們走不過那一關。不僅是學生,許多家長亦然,有些家長甚至把自身過去的失敗投射到子女身上。我們會教家長尋回自身的價值,以及關懷自己。首先就是要處理好負面思想。當然負面思想有它的作用,但當一個人不斷重覆負面思想,絕對會影響他向前走的動力。當我們能夠處理好過往的憂傷、痛苦和自我批判,下一步就是發掘自己的強項及潛能,從而建立信心,自然就能活得較喜樂及正面。」

陳博士指出:「哈佛大學有關快樂的研究曾追蹤研究對象五十年,發現人際關係原來是讓人感到人生有意義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當步入老年,過往成就當然也佔有一定程度,但最渴望的,始終是有人陪伴及關心自己,以及自己也可以陪伴及關心他人。人際關係是令人生命力頑強的最重要因素,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關愛的關係在生命中極為重要。以前中學的師生關係有很多對話,課堂以外也有許多有關人生議題的溝通和討論。現在放學後,學生要補習又要參加課外活動,根本沒有空餘的時間去跟老師溝通。有些年青人能夠走出低谷,邁步向前,找到自己的夢想,而當中的契機,往往是來自重要他人或指導者的一番鼓勵說話。當重視的人不論自己的夢想是甚麼也願意無條件地支持,他會更有動力去實踐夢想。兩年前,我有一位學業表現不太理想的學生,考試只取得單位分數,我便問他到底想不想讀這一科,他對我說其實他想當一位拳擊教練。我鼓勵他,如果有真正的志向,不妨勇於追尋。後來他與父母商量後決定退學,到別的學院修讀體育科,並於拳館鑽研泰拳,同時擔當助教。去年,他首次參加輕量級拳擊比賽,奪下冠軍。每一張他發佈到社交媒體上的照片,都是他的笑臉,因為他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所以充滿自信。今年,他開始參加拳王級別的比賽,有機會跟世界各地的高手交流,令他感到非常興奮,這是一種很主動的學習,很令人振奮。」

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陳博士表示:「要深化正向教育的果效當然不僅由學校或政府去做,家長可以做甚麼?不如就從願意花時間全心全意陪伴小朋友玩耍開始。我們很明白時間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問題,所以設計了一些材料,家長可以每天和子女玩十分鐘,甚至一天不玩,過一陣子和他們玩二十分鐘已經足夠。除了桌上遊戲之外,陪孩子讀繪本,或者到公園、去行山或到不同地方參觀,做些生活化的事情,甚至每一天撥出一些時間和小朋友一起安靜,或者一起跳舞也可以。小學層面再進一步,例如帶孩子去本地或外地旅行、上博物館、一起做運動,或是在家適量地玩一下電子遊戲和年齡適合的桌上遊戲等。設計材料時我們可能是有一些目的,例如針對某一些功能的發展,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改變父母的心態,就是『我能夠親子』、『我願意塑造一個愛及關心小朋友的環境』。當我們想幫小朋友發展情緒控制能力、抑制能力及記憶力,小朋友不會很固執,但很多時我們會發現不少挑戰都是來自家長,所以我們也必須同時進行家長教育和培訓。」

「日子有功,很多家長真的會改變態度,他們會透過與小朋友玩耍時傾訴心事,讓小朋友可以與他們說一些日常生活的事情。有不少家長可以把握機會去瞭解小朋友的性格,而小朋友也可趁機瞭解家長的性情。其實小朋友一樣會觀察,亦很聰明,完全知道如何去哄父母開心。人與人的溝通很重要,不是一開始就責備,不是一開始就只有一個選擇。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不能專注做功課就不行,但其實另一個選擇是可以讓他休息一下,或跟他傾談,瞭解他有甚麼困難。」

「現在大部分參加正向家長教育活動的家長都是來自小一至小三,去到高小開始覺得已經聽過、已經知道,這個心態很影響他們。我的女兒已小六了,我仍然不停去參加有關活動,因為我覺得交流很重要,家長亦需要有一班喜樂同行的夥伴,不只是討論成績、升學,而是作為一個情緒支援的群組。第二,面對青少年,家長自己都要成長,當孩子漸漸成長,會有自己的朋友圈子、私隱秘密以及思想方式,家長不可以繼續沿用教幼兒的方法,思維亦要轉變,很多衝突是來自家長過分操控。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因為覺得孩子上了高小就開始不聽他們,覺得自己教不了。所以放棄。家長必須接受青少年在青春期的階段,會有獨特的性格,會因為生理而影響情緒及與你相處的一些態度,這些都是家長要明白及接納的。家長扮演的角色就是同行者及聆聽者。很多青少年沉迷電子遊戲,或對任何事都沒有動力,其實是感覺到沒有人聆聽自己,說甚麼都被反對,沒有人願意深入瞭解他的心聲。家長的角色是只需要給他一個大方向,譬如品格很重要、要有善心等,鼓勵小朋友發展,不用每件事都管,但同時不可以不管。你要讓子女感覺到你在關心他,但又不要做到每件事都問,給予空間讓他成長,擔任同行夥伴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