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政府補貼旅遊業,資助了不少本地遊旅行團。我陪父母參加過幾次,全程有旅遊巴接載,每人花費不多,已有數個景點和一頓豐富的自助午餐,扶老攜幼都可以輕鬆參加。幾次本地遊印象最深刻的是位於粉嶺的新界裁判署(前粉嶺裁判法院),和位於赤柱的懲教博物館,兩個地方都由香港開埠初期說起,讓我閱讀了一遍香港司法及懲教演變的歷史。

香港的懲教制度有超過一百七十年歷史,歷經多番改革才有今日的面貌。囚權今昔比較有天壤之別,以前的囚犯會被人銬起腳抓出去遊街;膳食方面初時亦只有俗稱「水飯」的鹽水撈飯,無肉無菜。今天囚權經已大幅改善,對比起昔日較為落後、殘暴的懲罰手法,今天明顯人道得多,標誌着香港的文明進步。人類就是會不停朝着更文明的方向進步。

回想昔日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同樣比較落伍,包括會用體罰,明顯比今天嚴厲得多。在更文明與人道的世代推進下,今天的家長管教方式趨向寬容,甚至放縱,讓孩子容易流於不重視紀律,偏向任意妄為。就以打機為例,不少孩子都因為缺乏家長管束和自制力,導致打機成癮,在我的病人之中比比皆是。內地早前頒佈法令,限制未成年人的打機時間,本應是父母的管教責任,現在竟要政府動用法律代為約束。我頗為贊成限制打機時數,只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管教的責任上,哪些責任由誰去執行、如何執行,當中的平衡點應該怎樣拿捏?家長應該要按處境好好履行管教的責任,子女需要一種怎樣的管教方式,實在很值得家長深思。

陳潔玲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

圖片來源:Pexels(封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