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歲,大家會張貼揮春。有孩子的家庭,相信「學業進步」是最受歡迎的揮春之一。而家長心目中的學業進步,一般是指考試成績理想,期望子女日後能找到好工作,有出色的謀生本領,但在今時今日,具備優秀的學業成績並不保證日後能找到理想工作,因為數碼科技和人工智能已經顛覆了職場,我們需要急切培養下一代的未來技能,讓他們在未來的世界能勝任地工作和愉快地生活。

重視教育的家長,在新的一年需要瞭解嶄新的未來工作和教育趨勢。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的「未來工作報告」,在未來五年,將有接近四分之一的職場工作發生變化,雖然會增添許多新工作機會,但也會有八千三百萬份工作流失,百分之四十四工人的技能將被打亂。環保和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是影響職場的最大因素。龍年到臨前,已有不少家長把子女送往STEM、STEAM、編程和演算法學習班。具體的未來工作崗位仍屬未知之數,其實家長未必需要急於採取職業導向方式,着意培養孩子成為數據分析員、永續能源工程師或生物科技專家,反而應考慮好好培養他們的未來技能,以及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軟實力。

世界經濟論壇的調查報告提出多項未來重要技能,「分析性思維」是首要核心技能,其次是「創造性思維」,跟着的是「韌性(抗逆性)、靈活性和敏捷性」、「動機和自我意識」、「好奇心和終身學習」,還有「科技素養」。亞洲孩子以往的優勢是勤奮,背誦記憶能力強,具豐富知識和專業技能,但在ChatGPT世代,這些並非最重要。往後加強訓練孩子的創意思維、解難能力和批判思維,他們才能在新社會有競爭力。我們的下一代若能認識自己、獨立思考和擁抱改變,便可在未來世界開創新天地。

李月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榮休教授,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研究領域涵蓋傳媒和資訊素養教育、數碼世代和新聞網站。多年來參與教師培訓和主持家長講座,積極推動本港傳媒教育,曾出任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多年。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