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譴責做法不道德」,霎眼一看還以為是網媒為了搶眼球的標題黨招數,細看才知道教育局嚴斥離島區零班小學派一萬元不道德。那麼……送校服?送電腦?教育局會否逐一道德點評?如此惡劣競爭氣氛爭學生,始作俑者是誰?既然教育局指引列明,學校不應以金錢吸引學生報讀,說學校無差別式派獎學金做法不當,無可厚非;但「不道德」呢?新一波殺校潮中,不少是服務了社區超半世紀的老牌學校,辦學團體為了老師、學生和家長,想盡辦法希望繼續營運下去,校長沒偷沒搶,也沒有中飽私囊,卻要被教育局扣上道德帽子,人格謀殺學校。環球疫情、移民潮無人能料,香港的技術官員也不是第一次規劃失當,但局方也應該老實承認自己是「計錯數」,然後積極檢討未來新校興建、校舍搬遷、為取錄較多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學校減低師生比例、提升質素等安排,甚至小學還需要有三十六班大校,並非以一句「把握人口變化契機,善用資源優化教育」(教育局副局長言),把「人口下跌導致殺校」這實況含混過去。這是把喪事當喜事辦的公關化妝技倆,文過飾非之餘完全沒有正視問題,只會進一步把學校推向殺戳戰場,嚴重扭曲學校的使命和香港教育生態。

在我二十年教育生涯中,經歷過幾輪殺校潮。最深刻的要數二零零四年因收生不足,遭當年教統局「殺校」的鮮魚行學校,時任校長梁紀昌於是組織學生和家長浩浩蕩蕩四百人,由大角咀坐地鐵過海到金鐘抗議。學校最後活了下來,堪稱學界「大奇蹟日」。時間走到二零二三年,香港還有這樣的學校、這樣的校長、這樣的奇蹟嗎?

梁永樂 │ 幼稚園及小學校董、升學顧問、資深傳媒人、電台節目主持,亦為多個媒體撰寫升學和親子專欄。

圖片來源:Freepik、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