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即將誕生或初生,特別容易激發哥哥姐姐妒忌的情緒。也許是不想與人共享心愛的玩具,或許是覺得父母只關注初生弟妹,而忽略了自己。孩子之所以妒忌手足,往往是因為害怕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包括父母的關愛、在家中的地位和可享資源等,會隨着弟妹誕生而面臨失落或減少。在家庭中,手足間的嫉妒情緒是不少父母的難題。家長可採取怎樣的取態及方法,回應孩子的嫉妒情緒及相關行為?

孩子都渴望父母時刻關顧和陪伴,當覺得爸爸媽媽花更多時間照顧新生弟妹,自己的需求卻未被察覺及滿足,嫉妒情緒便容易乘虛而入——特別對尚未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的孩子們而言,他們更容易受到嫉妒影響,陷入憤怒、傷心、怨恨及自責的情緒旋渦。妒忌情緒本身不可怕,作為家長,我們應調整心態,明白嫉妒是一種很常見、自然的情感。而幫助孩子跨越嫉妒心態的過程,對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一個可貴的學習機會:學習更有效的溝通方式,增進家人間的瞭解,同時引導孩子們感恩有手足陪伴自己玩耍、分享及互相支持的幸福。

面對孩子的嫉妒行為,我們先不要責怪孩子容易吃醋或不夠懂事。

有效溝通是消除嫉妒的第一步,讓孩子感受到不論自己善妒與否,父母一樣願意接納,營造一個允許他說出自己感受的氛圍。

第二,跟孩子溝通時,教孩子定義情緒,理解這種希望獨佔父母的心情叫做嫉妒,引導他說出心聲:「哥哥,你是否希望媽媽不要只照顧妹妹,多花點時間陪你?」從而幫助孩子學習用語言說出需求,而不是透過發脾氣、欺負手足等方式來宣洩不滿。瞭解孩子的想法後,跟孩子一同制定計劃,改善現況,例如劃定每天固定的專屬陪伴時間,跟孩子解釋:


「媽媽每天都會分配時間陪你,也希望你理解,妹妹也需要媽媽照顧。」

當孩子明白父母願意聆聽自身感受,也願意跟他商量,他們會感到受尊重。這有助促進親子溝通及對彼此感受和難處的理解。在對話過程中,讓孩子明白父母愛他也愛弟妹,對每一位子女的愛,都是滿滿的份量。

此外,適當稱讚孩子也十分重要。日常陪伴孩子時,欣賞孩子們的不同特質,讚美孩子的進步,讓孩子感知到父母時刻關注他,也把他的努力、對手足的忍讓和照顧看進心裏,正面加強孩子的自信。

然後,可以多進行家庭活動來延續親子間的親密感,同時培養手足感情,讓他們在溫馨氣氛中,發現跟手足玩耍、相伴是一件很棒的事,體悟彼此在生命中的意義。

不論是親子溝通,還是手足關係,都需要恆常維繫。家長可利用繪本故事為哥哥姐姐做好迎接弟妹誕生的心理準備,例如與子女玩角色扮演遊戲,邀請孩子扮演繪本故事中的爸爸或媽媽,引導他們透過遊戲瞭解父母心情,以及手足之情的可貴,明白弟妹誕生為家庭帶來更多喜悅,而不是來分薄父母的愛。讓我們理解孩子,引導他們接納及疏導嫉妒情緒,幫助孩子擁抱哥哥姐姐的身份和責任,領悟分享更勝獨佔、感恩比爭奪快樂的人際智慧。

鳴謝:東華三院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邱靖枬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