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到校見一個孩子,我請他坐在椅子上,他刻意躺在沙發;我請他填寫一些東西,他偏背着我,總之是請他去東,他便去西。孩子低年級是曳,到現在四年級便是曳加對抗。父親曾多次說:「你叫我怎樣教你?」或者「我不懂教你,我投降。」母親甚至會說離家出走,免被他氣壞。我絕對無意批評父母的做法,我明白一個活躍加對抗的孩子,真的有本事「激死」大人。但這些說法,父母只可對朋友或在父母之間互相宣洩一下,卻並非甚麼說話也可以說出口,以為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及情緒。試想像,醫生對你說:「你教我怎樣去醫你?我真的不懂怎樣醫你。」你有何感受?可能真的會以為自己「無得醫」。同樣,孩子都會以為自己的頑皮無得救,所以更會自我放棄。反叛對抗的孩子其實內心很不安,多以為世界上所有人,尤其是成人皆痛恨他,故此經常打罵他。日子久了,他們才裝作不在乎,也不怕被罵,用這些反應去「激死成人」。對付那孩子,我平靜地說:「如你選擇不填寫,等於揀未可以開始玩玩具,他晦氣地寫完便離座;我再說:「如你選擇離座,即揀遲一分鐘玩。」那孩子仍有出位,但已減少了很多。我相信有部分行為原因源於他的過度活躍,但父母的打罵便把問題擴大,反過來令父母更激氣,罵得更兇,孩子便會更曳,又是一個惡性循環。

我明白有些孩子的行為令人激氣,但家長可設身處地想想,一個人在校、在家常被罵,以為因為自己很頑皮,沒人愛自己,該會感到不快樂和孤單。孩子犯錯是可以給後果的,我也讓那男孩子遲了三分鐘才讓他玩,他覺得我不罵他是不討厭他,反抗便少。不痛罵孩子不等如縱容,但罵的副作用往往是擴大至更多問題的出現。

周婉芬博士 │ 樂苗坊總監、註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及香港大學社工系輔導碩士課程榮譽副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