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一九六三年的安徒生會,一直致力提倡活用繪本故事推廣親子溝通及閱讀文化。服務逾二十載的安徒生會總幹事May黃美坤表示:「二十年前華人社會很少有一個專門的地方推廣故事閱讀,我們希望讓家長知道讀繪本故事也可以作為一種教養的方式,將閱讀風氣帶入社區,跟這一代喜歡閱讀和有夢想的家長同行。」

二十一世紀教育還需要第五個C

二十年前,別說沒有專門的繪本館,要在香港買到適合幼齡至初小學生的繪本亦不容易。取名自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本地非牟利機構安徒生會,可以說是香港以繪本推廣創意故事演繹及親子閱讀的先驅。在港設有五間以繪本為主的服務中心,分別位於黃大仙、南丫島及大嶼山的大澳,繪本藏書量高達五千本,讓區內兒童享受閱讀的樂趣。May表示:「我們認為孩子從小到大應該享受閱讀的過程。閱讀故事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容易在孩子小時候加深對一些良好品格特質的記憶。閱讀亦能讓孩子主動發掘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藉此訓練孩子的解難能力,和未來社會極為需要的持續學習能力。」May認為孩子不應只專注於課堂上的學習和應付功課,閱讀亦不應被視為課外可有可無的閒暇消遣。它是一個既有趣,亦令生命和心靈更富足的良好習慣。

世界發展的趨勢走得太快,學童現在已難以透過傳統學校教育,充分把握到所需而又貼近世界潮流的知識,就像現時大熱的人工智能。因此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尤其推崇「4C」,包括合作Collaboration、溝通Communication、創意Creativity,和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May補充:「我們認為還有一個C十分重要,就是品格建立Character Building。」有見及此,安徒生會今年首次選出「十大圖書」,分為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及朋輩相處三類,助孩子於閱讀中建立良好品格,同時培育他們的「5C」能力。「十大圖書」包括《朱瑞福的游泳課》、《我想變成媽媽的手機》、《第十一根手指》等。May指上述十本圖書全部都非常容易在坊間找得到,在公共或學校圖書館便可借閱得到,希望在閱讀與家長之間築一道橋,讓家長知道閱讀有助品格培育。「閱讀對基層家庭尤其重要,知識就是力量,我們希望基層兒童都有平等發展機會,首先要讓他們知道閱讀並非高不可攀。閱讀既是一般大眾都可以負擔得到,也是一個培育小朋友的好方法,只要家長願意接觸,坊間有很多媒介可以利用。」

安徒生會亦會定期製作自家繪本,例子包括今年年初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出版的《甘棠第與面具偵探 何家寶物何家猜》繪本,讓小讀者化身偵探找出神偷,以生動的方式認識前身為香港商人何甘棠府第的孫中山紀念館的建築特色及歷史故事。May認為:「繪本可以很千變萬化,用來認識博物館也可以。有趣的故事能夠洗脫博物館沉悶和充滿距離感的形象;幼童亦可從繪本引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閱讀習慣。」安徒生會今年秋季將與本地著名繪本家溫柏萱合作,計劃於明年初出版第一本關於南丫島的社區繪本。

安徒生會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出版的《甘棠第與面具偵探何家寶物何家猜》繪本。

故事介入治療有效減少校園欺凌行為

繪本的力量並不止於此,原來透過閱讀更可及早糾正兒童行為問題──攻擊及欺凌。香港的校園欺凌問題越趨嚴重,香港校園欺凌問題是七十二個國家或地區中最嚴重的;二零二零年一項調查指高達百分之四十四本地學生曾遭網絡欺凌,有百分之四承認自己曾欺凌他人。安徒生會與香港城市大學已合作長達十年,提出全球首創的故事介入治療法,透過繪本伴讀及互動遊戲,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同理心及提升情緒智商,從而減少憤怒情緒及糾正欺凌行為。May認為:「學校的老師和管理層都應知道閱讀有助建立一個更和諧的校園。」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暨安徒生會主席馮麗姝博士認為,欺凌是指有計劃地使用肢體暴力、言語威嚇或排斥別人等攻擊行為來得到「着數」,例如金錢、物質和權力。欺凌問題的出現,往往由聰明但缺乏同理心的小霸王(操控型攻擊者)引起,他們認為攻擊他人會為他們帶來好處;更多孩子在校內因誤解或感到被冒犯,導致情緒失控,繼而採取攻擊行動去保護自己,成為復仇者(反應型攻擊者)。如果他們未能及時糾正觀念,慢慢認同欺凌行為,便容易由被動復仇轉為主動欺凌他人。故事介入治療法透過繪本故事、角色扮演及情境討論,糾正他們一些扭曲的認知及理解,教導學童情緒管理,提升對欺凌受害者的同理心,並讓他們認識欺凌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故事介入治療法在研究階段取得成果,安徒生會遂於二零二零年開展「悅讀新視野」計劃,將療法帶入小學,冀及早糾正擁有小霸王或復仇者特徵的高危學童的觀念,從根源化解欺凌問題。馮博士指復仇者及小霸王特徵早於四至六歲便能被觀察出來,因此安徒生會下一步會將計劃投放到幼稚園,及早介入將可減少學童日後出現欺凌行為的機會。

研究證實故事介入治療法能有效助學童處理憤怒,攻擊行為指數最多減近五成;治療結束後半年的跟進研究中亦發現,兒童的攻擊行為並沒有反彈,憤怒控制指數亦有所提升。

閱讀是親子時光一個重要載體

繪本一般是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書籍,有故事情節,可以讓小朋友身歷其境,代入角色,深化學習過程。May指不少家長向她表示子女在家不喜歡看書,因此特地帶他們到服務中心,希望可以培養出閱讀興趣。「的確很多小朋友來到中心都會願意乖乖坐定聽故事,繪本就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不論小朋友多活躍,故事姐姐一開始講故事,他們便會坐定收聽。其實家長不用洗腦式教育孩子們要多閱讀,事實證明只要孩子感興趣,便會自然專注其中。閱讀是一種唾手可得的教育方式及工具,只是很多家長以為自己沒能力去做。親職角色與責任無可取替,父母應用身教與子女一同培育閱讀習慣,讓孩子按部就班地閱讀即可,毋需急於要小朋友認字讀字,別令閱讀變成枯燥和有壓力的事情。」May亦指出不少孩子尤其喜歡臨睡前跟父母親密地共處,聽故事是親子時光的一個重要載體,因此家長不必拘泥於表述的方式,因為親子間的相處是文字或故事內容不可取締的。

很多家長都希望提升自己的講故事技巧,讓孩子更愛閱讀。安徒生會在這方面有不少貼士可以供家長參考。首先,家中的書架高度應貼合孩子的身高,讓書籍放於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其次是活用聲線,例如扮演體形龐大、兇猛的動物時,可以利用沉厚的胸聲演繹;扮演體形較小的動物時可以減少尾音,並可加快速度或重複。家長亦可利用對話式閱讀,以不同類型的問題與子女作互動,包括填充問題、回想問題、開放式問題及融入生活體驗的問題等。在挑選繪本時,家長應就子女的年齡及喜好,以繪本的大小、重量、色彩、主題、圖畫與文字比例、圖文位置、故事節奏及適讀年齡等作為衡量因素。多利用社區設施如公共圖書館,帶領子女開闊閱讀的眼界。安徒生會亦會每季定期舉辦故事爸媽工作坊,讓父母們增進講故事技巧。

安徒生會推薦的「十大圖書」可在公共或學校圖書館借閱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