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學生功課繁重,加上要重新適應面授課堂的學習模式,相信小朋友在最近數月都面臨着沉重的學業壓力。感到焦慮不安時,小朋友或許會養成吸吮拇指、撕手皮或咬指甲等壞習慣。孩子可能並非故意這樣做,但長期下去有機會傷害到自己。據說養成一種習慣需要二十一天,那麼要幫助子女戒除以上的壞習慣又需要多久?

專家指出,習慣可分為很多種,吸吮大拇指及撕手皮等行為屬於生理方面的習慣,另外還有插嘴之類的行為習慣及發脾氣等情緒習慣。雖然以上提及的生理習慣大多與焦慮及緊張等負面情緒掛鉤,但小朋友也有可能只是為了解悶或滿足對身體的好奇心,家長毋須過分擔心。

瞭解習慣的根源

留意到小朋友的壞習慣後,家長首先需要向子女直接提出問題,並與他們詳細溝通,瞭解這些習慣背後的原因。如果孩子還未懂得如何表達,家長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這些壞習慣出現的時機,找出行為的根源因素。

當小朋友感到緊張或不安,便容易下意識地做出咬指甲等重複性行為,試圖幫助大腦處理負面情緒,從而抒發壓力。若家長發現子女的壞習慣較常在面對壓力時,例如在溫習、考試或上台朗誦前出現,便代表他們的行為是因焦慮等負面情緒而產生。不過,有些小朋友也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身體充滿好奇,而做出拔頭髮或撕手皮等行為。此外,不少孩子也會在感到無聊,甚至肚餓的時候,透過吸吮拇指等習慣來打發時間。

Asian innocent baby boy sucking his own thumb and finger in living room at home. Mom is trying to stop him.

尋找替代方案

如果子女的行為會傷害到自己,父母必須立即告訴孩子他們的行為是不正確的,並說出原因。專家表示,阻止孩子的行為後,家長需要跟他們尋找替代方案,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並緩解壞習慣背後的情緒問題。例如,若子女只是因為對頭皮好奇而拔頭髮,家長可以和他們一起到圖書館借閱有關身體結構的書籍,給予孩子一個健康的途徑去瞭解自己的生理。

要徹底戒除一個習慣可能需要三至四周,如果習慣形成已久,要戒掉便難上加難。因此,家長在幫助孩子戒除壞習慣時必須保持耐性,並多作正面鼓勵,不然太嚴格的管教可能會令子女更加焦慮,壞習慣也會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