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關係,每逢中秋總收到滿山滿谷的月餅,聖誕新年等就是數之不盡的巧克力及糖果。十多年前,我開始習慣在節日前(必須要在節日前而不是節日後)把收到的食物送給基層家庭分享,難忘的一幕是:有劏房戶孩子收到後把月餅盒緊緊摟在懷中,臉上一個興奮的笑容:「呵!好開心!這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一整盒月餅!」

香港貧窮人口高達一百六十五萬,每天卻有逾三千四百噸剩食送往堆填區——本來我想用「匪夷所思」來形容這兩個數字,後來卻覺得,用「可恥」也不為過。我們可以做的,太多了!第一,從不浪費食物開始吧。聽過不少家長教訓孩子:「把面前的食物吃完,非洲很多人無得食!」不用去到非洲那麼遠,香港有超過百分二十的人口活在貧窮線以下。第二,不要再視而不見,勿以善小而不為。小兒出生時有高人贈我金玉嘉言:「將來每一年為孩子開生日會時,請同時也捐出一筆小小的善款予慈善機構。有能力幫自己的孩子慶生,也要想想別人的孩子。」

「生日捐款」只是其中一種方式,重要的是這種精神。在香港,能夠用上我們——不管多微小——的力量的地方有很多,今期「Live」提到「廟街神父」胡頌恆神父現正籌款於廟街開設「慈悲香港餐室」,為釋囚和更生人士提供容身之所及就業機會,同時作為社區飯堂,為有需要人士提供三餐。一個在澳洲布里斯班出生的外國人可以離鄉別井千里迢迢來香港事奉基層接近四十年,我們作為香港人可否就少吃一頓Omakase(麥當勞也可)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