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今年十五歲,在第一類別女子中學讀書,到升中四後成績每況愈下,揀科後壓力很大,加上時常停課,對她讀書的動力影響很大。她的成績由全級頭十名跌至只是中上級別,令她覺得不是味兒,沒有自尊及顏面;媽媽亦常常提醒她去溫書,追趕她去補習,見她成績已跌離了精英班的名次,甚為緊張。

生活顛倒投入追星

小美數月前,開始情緒抑鬱,影響專注力、睡眠及胃口,亦開始拒絕回校上課,覺得老師的訓斥,及同學的競爭給她很大壓力。看精神科醫生後,經過輔導及藥物治療,一個多月後情況有所改善,進步了七、八成,可是她仍然拒絕上課。小美整天在家無所事事,終日看手機、打機及追星。她很喜歡本地某些新晉年輕男團,追蹤他們的消息,入了歌迷會,亦在不同的地方等候他們,更用盡方法上網購買他們的演唱會門票,平日會跟同學及其他歌迷參與討論及分享,很是高興。學校社工跟她討論回校復課的計劃,她卻不置可否。她覺得學校給她很大壓力,要求媽媽給她轉讀國際學校,成功申請後,更加拒絕回校。

圖片來源:Unsplash

小美的生活節奏顛倒,只在全心全意追星,收集他們所有紀念品,連學校的最後考試亦拒絕參與。是抑鬱症令她放棄將來前途?還是追星過分投入,成為她現在人生優先的目標?還是所謂「養懶咗」的生活習慣引致?媽媽對她很失望,就開始無時無刻的爭拗!症狀好了,卻不可以回復之前的生活,媽媽問我該怎麼辨,擔心是不是抑鬱症令她性格大變。

目擊演唱會意外患急性壓力障礙

就小美的情況,我本來打算跟她討論短期及中期的學習目標,然後訂下時間表及約章,以求達至新學期的學習要求,以免適應期間的壓力問題誘發情緒病。可惜事與願遺,因為小美覆診期間帶來了新的大問題,她在追星期間去看演唱會,於前座目睹演唱會的大型意外,當時她還用央求媽媽買來的新相機正在拍攝。第一身目睹意外後,她驚惶失措,久久不能冷靜,有點呆若木雞,不知如何反應。其後的一個星期,媽媽說她出現發惡夢及事件回閃的情況,不由自主地被創傷事件的痛苦回憶不斷困擾,並出現負面情緒,一時痛哭,一時發呆,情緒變得易怒,過度警覺,反應過激,還有失眠等。小美覺得很難受,雖然她在歌迷群組內抒發了個人感受,亦有找人傾談,可是大家都是不知如何是好。組內有些言行過激,媽媽看見了很是擔心。

圖片來源:Unsplash

她們今次覆診期間,其實小美有急性壓力障礙,有些經歷創傷事件的人會出現最少維持三天,但不多於一個月的情緒困擾,情況不影響日常生活就可以接受。若徵狀持續超過一個月,並可能對於自己、他人及世界出現持續的負面信念,或對於創傷事件的起因和結果出現持續扭曲的認知,對於參與重要活動失去興趣,或感到與他人疏離等,就可能是患上創傷後壓力症。我建議小美首先維持平常的生活習慣,包括作息定時,保持適量運動,及與親友保持聯繫等;另外須避免再使用電子產品瀏覽有關意外的資訊。每晚練習放鬆,待有睡意時及放鬆後,才返回床上入睡,並與可信任的人,如媽媽及好友傾談,或做簡單的活動,有助分散注意力。小美有創傷後壓力症的高危因素,除了因為她有抑鬱症病史,她亦是第一身投入目睹過程。當時她怪責自己無法協助處理緊急的情況,覺得自己好像間接促成演唱會的意外,不停責備自己,亦有很強的罪疚感。這些與意外相關的影片,應避免傳閱及發放,避免第二次傷害,我們都有提醒媽媽及小美多加留意。

創傷後壓力症的處理方法

小美個多月後仍出現很多入侵徵狀,常常回閃及發惡夢,有關當日的情況,令她很害怕而逃避引發起事件的記憶,包括有關的演唱會人士、粉絲、地方及一切有關演唱會的活動,情緒亦變得低落及負面,感覺與人分離及社交退縮,興趣明顯減少。與此同時,她亦變得煩躁、易怒及有誇張的驚嚇反應,難以集中精神及睡眠。其後,新聞上的天秤工傷事件引發她除了逃避大電視熒幕,亦逃避所有懸吊物體,例如街上的霓虹招牌等。她開始逃避外出及上學,問老師她可不可以只在家中上網課,我們評估小美有創傷後壓力症,需要雙管齊下,給予藥物及心理治療。藥物方面,她需要抗抑鬱的調校血清素藥物幫助紓緩抑鬱、焦慮及易怒的情緒。心理治療方面,她需要創傷重點認知行為療法,這種心理治療包括認知重組,幫助她理解自己的不良記憶,以減少不必要的過錯感及羞愧,幫助她以現實及正確的方式看待事情,擺脫恐懼。

圖片來源:Pexels

其間,她要學習放鬆及憤怒控制的技巧,亦需要暴露療法去協助面對及控制恐懼,讓她逐漸以安全的方式面對所遭受的創傷,例如使用心理圖像、文字或通過事件發生地的訪問等工具循序漸進來幫助她應對自己的感覺。總體治療需要起碼幾個月的時間,其間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尤為重要。另外眼動脫敏治療透過眼球移動令負面情緒得以在腦內重整,已成為一線治療選項。治療師會引導受助者短暫回憶創傷經歷,患者須同時追蹤治療師的手指在其眼前左右快速移動。當患者轉移眼球及注意時,回憶令人痛苦的事件所出現的情緒不安反應會減少,幫助患者面對創傷事件。

治療PTSD的路可能會很漫長及反覆,特別有些個案,患者仍然要面對相關事件的後遺症,例如意外後的身體損傷康復、家人遇難及官司等。另外如創傷發生於特定節日或紀念日,都會勾起傷痛的煎熬。

陳國齡醫生 │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