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軒今年二十歲,是本地著名大學一年級學生,與父母同住。從小到大,小軒雖然成績不俗,卻很少朋友。升上大學後,他感到適應困難,常常發脾氣,有時會在家裏大叫及擲物,甚至突然離家。父母問他去了哪裏,就不瞅不睬,甚至有時離家數天不知去向。小軒最後更拒絕上學,父母是在數個月後才被通知。當我們跟小軒面談時,發覺他有很多抑鬱的情緒,例如易哭、失眠及很多對自己及將來的負面思維,沒有動力做任何事情。此外,他亦感到焦慮,內心有很多擔憂,甚至有時感到心跳及呼吸困難,覺得自己很難適應大學的生活。小軒覺得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我們要跟他慢談。很多時他會用長時間思慮後,才能夠提供簡單的答案。他十分着重微細的問題,卻說不出自己的中心思想及感受,對於情緒表達亦有困難。抑鬱的時候他只懂發脾氣,尤其是對他關懷備至的父母有很多怨恨。小軒對於自己停學有很多疑慮,不知如何是好,亦不信任學校的輔導人員,感覺自己好像跌落了深淵。父母亦十分擔憂,每日亦步亦趨地守候着他,好像面對一個難解的困結。

對於停學,小軒甚為內疚,亦考慮轉學糸,因為覺得自己沒用,沒有將來。讀書對他來說已經變得沒有意義,而且越來越困難,他甚至開始問自己為甚麼要讀大學,更對這些問題堅持要找到肯定及最佳答案,思想的糾纏沒完沒了,對家人的勸喻卻充耳不聞,甚至媽媽哭他都不予理會。我們懷疑小軒有自閉譜系障礙,但由於他有高功能,一向不被察覺。升上在大學後,由於他沒有能力面對改變、適應、學習和社交上的困難,因此表面上呈現出抑鬱及焦慮的情緒,其實自閉各方面的徵狀及缺失,才是主要問題。我們下次會講述青少年及成人期的自閉譜系障礙,應怎樣斷症及治療。

小軒同意接受個人心理治療。首先,我們跟他討論情緒的認識、表達和調理,最重要是他可以逐漸將他的難受情緒分級,好讓他和父母及其他人溝通。我們亦教他如何在適應期間即時作出調理,包括如何放鬆呼吸、做靜觀練習或改變思維,甚至尋求附近其他人協助,以減輕情緒失控的表現及升溫。我們同時協助他養成有效的處理方法,長遠來說他才可以擴闊社交圈子,增強自己的信心。其次,我們跟他討論各種社交情況,因從前被人欺凌,令小軒害怕認識新朋友,不願擴闊社交圈子,這方面我們會引導他提升社交技巧,並鼓勵他作實體練習,將來亦要提升與異性相處的技巧,並令他提升社交判斷和同理心等,這樣需要較長的時間及動機。第三,跟他討論他對聲音敏感的問題。因為小軒害怕嘈雜的環境及個別人士大聲說話,常常要戴着耳筒出街,避免感統方面的徵狀,但這樣卻減低了他與別人溝通的機會。就這個問題我們跟他討論其他可行方法,或轉介職業治療師跟進。最後,就是他跟父母的關係及學業問題,這些問題要跟他在抑鬱及焦慮的情緒紓緩後才慢慢討論。

由於小軒的抑鬱及焦慮有中度的嚴重性,我們建議他服用調理血清素的藥物,有助他克服焦慮引致的身心症狀,及提升情緒及動力等。另外,照顧者即是家人的壓力也是重要一環,父母要明白他的自閉譜系症狀及引致的情緒問題,才可減少苛責及失望的情緒,小軒才能夠逐漸跟他們修補破損的關係,並接受他們的關心及支援。總之來說,小軒有多方面的問題需要處理,我們先跟他討論緩急次序,並加強他的病悉感,令他接受自己。小軒的邏輯性令他肯跟醫生討論及接受這個長遠的治療方案,父母聽後都鬆一口氣,但是亦害怕他的情況反覆,只覺得壓力稍為紓緩。

陳國齡醫生 │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