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誤會了正向教育等同只集中在正面的事,而否定負面的感覺。很多父母對孩子說:「其實你已經好幸福,可以學鋼琴,我小時候家中窮得連玩具琴也買不起,你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卻未想到他不想學卻被迫要學,還要天天練習和被罵,聽罷你的說話,也不會變得正面,只是羨慕你的父母沒有迫你。無論大人或小孩,口中說他們比起甚麼人幸福,想令對方變得正面積極,通常也不奏效,尤其是語氣帶批判時,如「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已經好幸運」等。

如孩子有情緒時,父母應先明白和同理他的感受:「知你做完功課要練琴很辛苦呀!」就像對捱更抵夜工作的人說句:「知你撐得很辛苦!」而不是說:「你有份工已經好好彩!」正向和感恩知足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我們看所有好的事都是必然,而只集中看我們沒有的東西,人便會變得負面。任何價值觀,身教比言教更加重要,即是說告訴孩子他比其他人有多幸福,作用並不大。有時我們成人也應反省,孩子所有做得好的乖的,我們是否覺得是理所當然不予讚賞,卻每次都提醒他做得不好的地方?讚賞孩子應更正面,例如稱讚他雖然不愛補習但肯做練習,而不是罵他不懂感恩浪費父母給他補習的錢。老生常談,所有好的行為和表現也非必然。多去讚賞孩子,例如對哥哥或姊姊說:「多謝你沒有在商場跑來跑去,媽媽才可帶你和小弟弟出來。」我相信父母多欣賞孩子微小的好表現,他們也會較容易欣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到幸福和知足。他將來亦會感恩你養育他,而不是說這是你的責任,或其他人比你做得更好。

周婉芬博士 │ 樂苗坊總監、註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及香港大學社工系輔導碩士課程榮譽副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