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媽媽帶着一對年幼的小姊妹來我診所,為妹妹做入學前的身體檢查。家姐念幼稚園高班,妹妹則預備升N班。見家姐身穿校服,我問媽媽妹妹是否升讀同一間幼稚園,媽媽說那間幼稚園下年便「執笠」,即使不「執笠」她也不打算讓妹妹入讀,因為學校實在太「谷」了。
我看看家姐,愁眉苦臉、眼神怯懦,既瘦弱又沒精打采,跟活力充沛和好奇心旺盛的妹妹形成強烈對比。媽媽表示讀高班的家姐每天要寫很多字,最近考起她的是「雞」和「愛」字。我忍不住跟家姐聊起來,她說寫字很難,我對她說其實高班識寫某些字就夠了。我拿出一支漂亮的筆遞給她,讓她寫上一個「口」字,她戰戰兢兢地寫出來,我用紅筆在她的字旁邊加上一個剔,她的表情頓時不同了,像漫畫中的少女眼裏綻放出星光!我伸出手跟她的手比大小,告訴她:「個『雞』字要像我的手那麼大才寫到啊!」她終於笑了。
家姐很明顯被超前學習的壓力消滅了她對學習的興趣,反觀未受「污染」的妹妹,拿着家姐滿滿是字的書看得津津有味,反映出保持學習興趣遠比識字重要。我認識有間出名快樂學習、不鼓吹寫字的幼稚園,其學生往往得到一些小學名校青睞,因為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些小朋友即使起步較慢,但很快便會追上來,因為他們既有學習的熱情,又有心靈上的準備。較之於被超前學習的壓力扼殺了弱小心靈的孩子,他們展現出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決心。作為醫生,我不反對孩子從小多看書或去學Phonics,但在孩子的小肌肉未發育完全之前要不停學寫字,這一點我卻很反感。希望家長和老師都能反思,要令孩子有興趣學寫字,應讚他「口」字寫得靚,還是逼他寫好個「雞」字呢?從一點一滴的正向鼓勵做起,讓孩子順着步伐學習,保持求學的興趣,這才是教育該做的事。
陳潔玲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