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為紀念這位革命先行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同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攜手舉辦巡迴專題展覽「從醫人到醫國——孫中山與粵港澳文物展」。展覽繼早前於中山及澳門展出後,第三站來到香港並取址中環孫中山紀念館舉行,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

展出逾60件珍貴文物 展示國父與三地淵緣

孫中山先生與粵港澳三地均有深厚連結。他於廣州香山縣出生,1883年自中山來港求學,入讀香港西醫書院。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環境中,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逐漸萌芽成形。畢業後,他曾於廣州及澳門行醫,但有見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毅然決定放棄從醫,投身革命事業,一生為復興中華民族而奮戰不懈。

是次展覽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澳門博物館以及孫中山紀念館攜手合作,共展出逾60件與孫中山先生相關的珍貴文物,包括文獻、歷史照片、孫中山的演講錄音等,讓公眾能夠通過這些極具歷史價值的文物與影像,深入認識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1911年,濠鏡閱書報社照片

澳門博物館提供了1911年濠鏡閱書報社照片。該報社由澳門富商之子盧怡若等人於1910年註冊成立,是孫中山先生於辛亥革命期間的重要據點。

「四大寇」照片的玻璃底片

香港歷史博物館則提供約攝於1890年的「四大寇」照片玻璃底片,記錄孫中山與三位革命同道楊鶴齡、陳少白、尢列,以及香港西醫書院同窗兼宿友關景良醫生的青春歲月。

香港大學致孫中山先生函

香港大學於1912年致函邀請孫中山出席開學典禮的文件,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典藏並授權展出,象徵教育界對其醫學與革命貢獻的肯定。

中山艦航海鐘
孫大元帥令文
孫中山先生親書的「博愛」條幅

展覽亦展出孫大元帥令文、孫中山先生親書的「博愛」條幅及中山艦航海鐘等文物,具象化了國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思想與行動。

此外,現場還設有一部留聲機,播放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應上海《中國晚報》邀請於廣州發表演講並錄製的唱片。這段錄音為孫中山一生僅有的一次錄音,他勉勵人民要醒悟,一同振興當時積弱的國家。公眾可以透過聲音,感受國父當時的風采以及其革命精神。

互動體驗:孫中山人生大事康樂棋

展覽中特別設置了「孫中山人生大事康樂棋」,只需觸碰螢幕,即可透過康樂棋的遊戲形式,生動地瞭解孫中山先生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事件。遊戲過程中更會觸發各種互動問題,讓小朋友在趣味體驗中,深入認識國父的生平與革命歷程。

特設一系列免費教育活動

活動期間,孫中山紀念館將舉辦一系列免費公眾講座與工作坊,透過不同形式引導公眾深入瞭解展覽內容。

11月29日及12月13日將舉行兩場公眾講座,分別由香港中文大學蔡思行博士主講「從《建國方略》及《三民主義》看晚年孫中山先生對中國道路問題之思考」,以及由澳門博物館研究員陳麗蓮博士主講「情義兩存地,安家心安處——孫中山的澳門親友」。公眾可透過專業學者的講解加深對孫中山及其時代的認識,結合展覽的內容,更全面地理解國父的思想與貢獻。

公眾講座詳情:
日期:2025年11月29日(六)、2025年12月13日(六)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地點:地下高層專題展覽廳
費用:免費入座,先到先得,滿座即止(展覽廳將於講座開始前15分鐘開放)
按此查閱詳情

11月16日將舉行「月滿照甘棠」月球燈製作工作坊。博物館人員將會為參加者介紹展覽內容,隨後在導師指導下,參加者在月球燈上繪製孫中山先生的肖像、語錄或「四大寇」等圖案。參加者能透過藝術創作加深對國父生平與革命精神的理解,特別適合小朋友及家庭參與,寓學於樂。

「月滿照甘棠」月球燈製作工作坊詳情:
日期:2025年11月16日(日)
時間:下午3時至4時30分
地點:孫中山紀念館二樓活動室
費用:免費
按此報名

從醫人到醫國孫中山與粵港澳文物展活動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 2026年 3月 31日
地點:孫中山紀念館一樓展覽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