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學業與人際關係的壓力,不少青少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甚至抗拒上學的情況。這些問題在後疫情時代依然持續,在英國,2024/25年度便有17.79%的學生屬於持續缺席。為此,慈善機構「Power2」推出一項計劃,安排青少年與當地幼稚園幼兒配對,結果竟幫助許多青少年重拾到校的動力。

指導計劃讓青少年建立自信與責任感

這個為期16周的計劃安排青少年每周到訪幼稚園,與配對的幼兒進行互動與指導。過程中,青少年需要照顧與引導幼兒,從中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溝通能力。13歲的 Siena是計劃的參加者之一,她過去因焦慮而長期缺席,參與計劃後,她在校的出席率增加了一倍。她表示,從未想像過自己竟能從一名3歲幼兒身上學會溝通與自信:「計劃對我很有幫助。跟我配對的那個小孩進步了很多,能見證她的成長,我真的很開心。」

12歲的Miller也是計劃參與者之一,儘管起初因為害羞和緊張,花了近兩星期才答應參加。然而,當他與3歲的Andrew配對後,兩人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Andrew現在一看到我,就會馬上跑過來抱我。」透過指導計劃,Miller不僅增加了自信,也感到更平靜,改善了以往難以在課室集中注意力的問題,使他能夠更專注於學業。

Sam Marcus是Power2的服務總監

Power2的計劃自2001年開展以來,已幫助27,000名兒童和青少年重新投入校園生活,76%參與計劃的青少年的學習態度有改善,83%亦提升了自信與自尊。服務總監Sam Marcus表示,他們通常是根據孩子的性格進行配對:「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幼兒可能會跟一個害羞的青少年配對,或者一個膽怯的幼兒會跟一個活潑的青少年配對,這有助於讓他們展現出更溫和的一面。」她指出,青少年和幼兒之間的連結能幫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和責任感,通過賦予他們責任感,鼓勵他們去上課;計劃也能為有發展遲緩或社交障礙的幼兒提供學習與建立友誼的機會。

增加責任反而有利精神健康?

面對因情緒困擾而缺課的兒童與青少年,我們往往誤以為他們需要更多的獨處或休息時間。然而,Power2 的研究顯示,當缺乏參與感的青少年在受控環境中負責照顧年幼孩子時,他們在學校及學習上的參與度會明顯提升。

臨床心理顧問 Dr. Weisberg 指出:「孩子之所以難以融入學校,多半因為學校有許多規則,而這些規則是他們不能控制的。透過這個計劃,給予孩子責任感與自主權,讓他們在成功與失敗中學習,他們才能感受到自己正在做出真正的改變。」

這個英國計劃的成效顯示,適度的責任與支持能幫助青少年建立自信、提升出席率。對於香港同樣面對情緒困擾與抗拒上學問題的青少年,這類模式亦值得教育工作者與家長參考與借鏡。

圖片來源:BBC、Power2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