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國家蘇丹陷入戰爭逾兩年,數百萬平民為逃離戰火,不得不拋下家園和生計,逃往乍得、南蘇丹等鄰近國家。位於乍得東部的阿博滕格(Aboutengue)難民營收容了逾四萬名蘇丹難民,當中六成是兒童,他們至今仍生活在飢餓、創傷、失落和前景未明的陰霾下。然而絕處有光,營內居民近月揚起久違的笑容,只因他們迎來一群非比尋常的訪客——擅於製造歡笑的「無國界小丑」。

無國界醫生在阿博滕格營地工作超過一年半,除了免費提供產科和兒科護理、分發食水和肥皂等生活物資外,組織更向難民提供心理健康和心理社交支援,去年共進行逾兩千次診症。組織的心理健康活動經理艾維斯(Elvis)說:「我們接收的大部分病人都有焦慮症狀,因他們曾多次流離失所,對未來充滿恐懼;我們也會接收抑鬱症病人。」

然而診症只是救援工作的一部分。去年底,無國界醫生與慈善團體「無國界小丑」(Clowns Without Borders)合作,旨在為難民帶來一絲歡樂和笑聲,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無國界小丑在世上多個經歷人道危機的地方表演,透過娛樂關懷社區,他們這次派出雜技、歌劇、音樂和小丑等七位表演者探訪阿博滕格難民營。無國界醫生則提供活動所需的後勤支援,促成是次探訪。組織的員工更加入觀眾席,與孩子一起歡笑、一同鼓掌。

無國界小丑在營內帶來兩場大型表演,其中一場吸引超過2,500名觀眾。©MSF

去年11月,無國界小丑在營內帶來兩場大型露天表演,其中一場更吸引超過2,500名觀眾——居民擠在一起看雜技與唱歌,更愛看表演者如何把一桶水變成神奇彩紙。無國界小丑亦探訪了無國界醫生的醫院,為身體不適而未能離開病床的病人表演。

馬琳達(右)令營內的蘇丹難民重現歡顔,她亦因觀眾的快樂而感到滿足。©MSF

活動當日,其中一名表演者馬琳達(Miranda)身穿晚禮服、戴著黃色髮羽和紅色小丑鼻子,為營地的居民獻唱,引來了不少歡笑聲。她說:「我離開了巴黎的歌舞劇院,離開了城市的浮華,並來到乍得的難民營。我希望給孩子們帶來一點東西,如音樂、詩歌、歡樂,與他們一起開懷大笑。」

有母親帶著七名孩子從蘇丹逃至阿博滕格難民營,她說自己時刻想念戰前的和平日子。©MSF

難民營的生活環境惡劣,食水與食物的供應不足,部分人每天只能吃一頓飯。儘管艱苦持續,無國界醫生與小丑一起舉辦活動,為難民提供一些歡樂、團結和有趣時刻,盼望以笑聲撫平病人心中的傷口。

內容提供:無國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