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子女選校時,往往要面對很多內心掙扎,既希望子女入讀主流學校,又要接受主流學校沒有足夠資源照顧SEN學童的需要。現實亦為SEN學童帶來許多困難與挑戰,例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跟不上學習進度、SEN的徵狀不被明白、體諒甚至受到歧視等。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辦學至今,一直堅持以SEN學生為收生對象,校長沈立平表示:「我們的宗旨是:給SEN學生開心的校園生活,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優點,找到一份工作。」

SEN學生的心願:結識朋友,開心上學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於一九九五年創辦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下稱炮循),屬於教統會當年開辦的七間技能訓練學校之一。二零零四年炮循完成主流化過程,成為一所五年制的主流中學,至新高中學制推行時再轉為六年制。唯一不變的,是學校多年來全校 100% 都是SEN學生。到底全校100% SEN學生是個怎樣的概念?沈校長提供了一些數字:今年全校學生人數二百六十六人,當中有二百三十人有語言障礙,一百六十一人有自閉特徵/自閉症/亞氏保加症,一百四十四人有專注力不足或ADHD徵狀,還有智力問題、特殊學習障礙、聽覺或視力問題、身體殘障及精神病等,大部分學生擁有多於一項SEN問題。然而對學生而言,這樣的環境正好沒有比較,同學之間反而容易建立同理心和良好的關係。

炮循的定位主要是照顧在主流與特殊學校之間的夾心學生,學校把教學重點放在發掘學生的興趣及長處上,讓他們建立自信;培養他們敬師愛友、盡責有禮的精神,畢業後自力更生,回饋社會,成為一個有質素的年青人。沈校長憶述入職成為炮循校長前,有前輩這樣忠告他:「別以為有一腔熱血便可以教出成功的SEN學生,要調整自己的期望,要明白即使花了很大努力和很長時間,他們也只會有一丁點進步。對SEN孩子要有無限耐心,要知道他們未必懂得領受你的恩惠、表達感恩,因此包容很重要。」

SEN學生上學最大的願望是結交新朋友。沈校長指,SEN學生以往就讀主流小學時,基於他們自身的限制、成績的落差,很容易被其他學生排擠;參與體育運動聚光燈永遠不會照在他們身上,加上SEN的種種行為問題,令到很多活動如遊學團、選風紀等都不會有他們的份兒,上學只有被老師追交功課。「他們的心願其實很卑微,只想小息有人跟他們玩。其實他們有很強的同理心,知道父母愛錫他們,不想令父母失望。」

打造多個學習場景推動友善學習

炮循學生在畢業時的程度仍與一般學生有距離,在很多學生都有讀寫障礙的情況下,一般需要書寫的考核方式其實不能反映他們的學習成果。因此炮循在教學及評估上推出了不同的友善措施,包括情境教學、體驗學習、電子教學及多元評估等,以求發掘學生的興趣和長處,讓校方按他們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進度。

模擬鐵路房
學生最喜愛的學生會室
可以用作職業及社交訓練場所的炮循cafe

SEN學生學習上需要長時間重複訓練,別人做三次便學會的事情,他們要反覆做三十次、五十次才學會;也必須瞭解當中所有過程、步驟和目的,例如為甚麼ABC三個步驟一定要順序做,不能先B後C才到A?掌握過程後,他們會牢記並每次重複相同的步驟,不容更改,因此結合真實場景的情境教學對SEN學生非常重要,有助他們在日常生活及將來就業學以致用。炮循自二零一八年起,每個學年都為學生增設新的學習設施,經過七年的改造後,學校配備樂齡科技及智能家居教室、長者護理教室、炮循Café、學生會室、巴士教室、鐵路教室、模擬鐵路房、多媒體設計中心、攝影Studio、感覺統合訓練中心、運動科學中心及歷奇設施等合共二十多個學習場景和教室。沈校長表示校方為學生建設這些學習場景,並非因為資源充裕,相反,他們從教育局得到的資源津貼,跟一般收百分之十幾SEN學生的學校一樣,唯有靠每位老師多行幾步,積極寫計劃書,努力外出尋找金主支持,逐間教學室籌款興建而成,每間教學室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巴士教室牆身的城巴專用紫色,是由一班巴士迷學生親手調配而成。

為學生打開職場缺口

生涯規劃對學生升學及就業越見重要,但對SEN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不大,十年前和十年後,他們的出路亦只有技能發展中心,對SEN學生和殘疾人士來說已等同「香港大學」,讀完三年能投身的工種,卻是包裝員或辦公室助理,前境不明朗也不理想。沈校長指SEN就業的困難在於他們工作穩定性低、有社交及溝通障礙,需要較長的適應期。此外,SEN學生亦有種偏執,對要做的事情感到不明所以時,會執意弄清楚,情緒管理上有時難以自控,令僱主卻步,擔心跟他們相處困難。

附設Zipline的歷奇設施是近兩年增建的設施,校方希望讓學生在毋需擔心有其他使用者輪候的情況下放心放膽體驗,同時也會定期開放給退休人士、家長及其他學生使用。

沈校長舉了個例子:「有一位學生到一間本地大學實習,上班前一天,學生被安排到校進行實地考察,完成後他去了大學的飯堂吃焗豬扒飯,第一次覺得食物有酸味,他要求更換,更換後他還是吃到豬扒有酸味,於是他直接致電食環署報告飯堂的食物有問題。別人可能不明白,這是他的認知,通報食環署是為了避免其他人受影響。可是他的行為令事情鬧大,大學的代表氣得打來找我狂罵,我很擔心學生也被罵得兇,讓他立即回來,並教他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應怎樣處理。翌日他還是如期去了實習,更順利捱過了七個星期,他說因為他不想影響師弟師妹將來實習的機會。他們其實有很強的同理心,跟同學感情很好,只是需要人明白。」

炮循的長者護理訓練室

為改善學生的就業情況,炮循開辦了十個一級及二級校本資歷架構課程,涵蓋社交英語、烘焙、康體服務、資訊科技、攝影及長者溝通等,讓學生畢業時不只有中學資歷,更獲資歷架構認證。炮循的老師亦為了配合學校的發展及學生需要而考取各類證書,如私人健身教練、地板冰壺教練、家居維修及護理員等。其中一個由炮循打開的人力缺口是長者護理,從幾年前開始,學校增加了與長者互動的活動,從中發現SEN學生跟長者有三個相似之處:一是節奏慢,二是重複性高,三是不怕悶,這些特性可以造就學生與長者之間的默契,令他們勝任長者護理的工作。

師生一同參與「全城街馬」活動

炮循的老師以最大的耐性,給予各種機會讓SEN學生過正常的校園生活,包括安排學生與友校進行辯論比賽、組織管弦樂團、參與公開的跳舞表演和「全城街馬」等活動,沈校長指讓學生去參賽純粹為享受過程,不問輸贏,每個比賽和演出,老師都花費很長時間為學生作準備,曾為三場公開跳舞表演排練了足足十八個月。「全城街馬」由一班很有心也有SEN教學經驗的教練帶領學生操練,將參與的學生按步速分組後,校長和老師幾乎全體出動,親身陪伴學生跑畢全程。沈校長表示:「老師們真的拖住學生的手一起跑,學生能夠強烈感受到老師的同行與陪伴,我作為校長從旁見到真的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