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即將來臨,潮濕天氣容易滋生蚊蠓,更有家長帶子女到戶外遊玩時,發現小朋友被叮咬多達四十處。「防蚊」我們平日就聽得多,父母又可如何防蠓呢?

根據食物環境衞生署資料,蠓為蠓科的飛蟲,目前全球共發現約六千個品種,本地已知品種共有三十六種。蠓喜愛於濕潤的泥土上產卵,幼蟲在鹹水和淡水均能生存,成蟲則大多於茂密的草木或陰暗的地方出沒。蠓蛹通常在夏季才會孵化為成蟲,當中只有雌性成蟲會叮咬脊椎動物,活躍時間為日間或接近日出及黃昏的時候。

如何分辨被蚊和蠓叮咬的患處?

一般而言,單憑患處較難識別被蚊叮還是被蠓咬,而且兩者都會出現痕癢的情況。不過,全身均有可能出現被蚊叮的患處,但蠓習慣於一米高度內飛行,因此其患處通常只會集中在下半身。此外,由於蠓習慣集體行動,所以很容易出現數十處被咬的情況,而蚊叮的患處則數量較少。

對大多數人來說,被蠓叮咬後會迅速感到不適,患處亦會出現發炎的情況,一般可持續數天至數星期。全球有數個庫蠓品種是可把寄生蟲疾病傳染給人類的病媒,但在香港發現的庫蠓並非絲蟲的載體,把疾病傳播給人的機會甚微。

處理方法

如發現小朋友被蠓咬,家長無須過分擔心,一般來說未必需要看醫生。但若患處出現紅腫、發炎或起水泡等情況,甚至痕癢無比,影響日常生活,便應向專業人士求助。

家長在處理患處時,切忌盡信坊間的偏方,例如利用口水為傷口消炎等,否則可能得不償失。專家指出,只需用乾淨的清水清潔傷口,便已足夠。若怕小朋友搔抓,亦可用膠布蓋住患處。

防蠓產品

現時,市面上大部分防蚊產品均能對抗蠓,當中最有效的防蠓成分為避蚊胺(DEET),能夠擾亂蚊蟲對人體的感覺,達到驅蚊及驅蠓的效果。但DEET具有刺激性,專家並不建議六個月或以下的嬰兒使用,六至十四個月大的小朋友則適合百分之十DEET濃度以下的產品,每天亦最多只可使用一次。若DEET的濃度過高,有機會引致眼睛腫痛、頭痛及氣管收窄等副作用。兒童的肌膚十分幼嫩,如使用防蚊或防蠓產品後發現子女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若未能及早處理,嚴重的過敏反應可引致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