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在進行各項生理活動之前,相關的器官會提前作好準備,消化系統也是如此。進食時,身體會自然分泌消化液來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例如口腔會分泌唾液、胃會分泌胃酸等。
雖然在進食時喝水可以幫助吞咽食物,但是要注意大量的水或會沖淡或稀釋體內的消化液,造成消化不良之餘,更會影響我們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進食前半小時喝水,為進食做好準備;而進食後亦要休息一段時間才喝水,以免影響消化。

喝太多水會引致身體水腫,加重腎臟負擔?

其實以一般人每天的喝水量,即使身體無法吸收大量的水,也會隨汗水及尿液排出體外,不會引致水腫。相反,若喝水不足,身體攝取了過多鹽分,便有可能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這才是造成水腫的最大元兇。
然而,一般人應避免一口氣灌下太多水,這樣做可能會引致血液中的鈉含量過低,造成「水中毒」現象,出現頭暈及嘔吐等狀況。更重要的是,口渴是身體缺水的一種警號,表示體內的水分已經失衡,因此要避免等口渴時才喝水,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