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開始,除了很多家長前來配平安藥給孩子去旅行傍身,我還遇上不少與旅行相關的「奇難雜症」。一位媽媽帶只有八個月大的BB來就診,BB身上的濕疹非常嚴重,出現皮膚破裂及滲液。媽媽解釋為了帶BB到深圳「開眼界」,因為過關時又熱又焗,加上數天行程經常穿梭室外與室內,忽冷忽熱,令BB出汗引發嚴重濕疹。這個案例最觸動我的是「開眼界」三個字。想不到出國見識增廣見聞,要提早到由一歲以下開始。
趁暑假出遊見識,無可厚非,學校都有不少遊學團,但對一歲以下的BB來說,家居環境已經是一個值得好好認識的大世界,何況旅行要舟車勞頓,而且溫濕變化太大的環境不利濕疹,媽媽憑空想像去深圳住酒店逛商場可以「開眼界」,令BB受苦,着實不智。即使是小學生,暑假亦不用拼命鬥遊得耐去得遠,一來留港仍有很多事物可以開眼界,二來過多和過早地讓孩子接觸新事物,操之過急,未必能令孩子真正開闊眼界。
眼見不少家長去旅行所謂的「開眼界」,不外乎住靚酒店歎世界,出入坐的士,活動以享樂為主,這種消費式外遊之下,孩子增進的並非有價值的經歷,反而是物慾和享樂心態。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假如讓孩子過早暴露於種種奢華的體驗,可能會削弱他們將來面對逆境的能力。
家長在安排暑期活動時,應思考如何把握假期令孩子成長,不要偏離學校需要學生勤懇耕耘的理念。即使外遊,也可以多選擇大自然活動、使用公共交通、讓孩子自己預備和收拾行裝,從中學習自理,透過訓練和參與,腳踏實地收獲真正的見識。明白家長一年到晚工作的辛勞,放假自然想輕鬆休息,不如把歎世界留給兩夫婦的We Time,帶孩子外遊時則盡量從簡從樸,讓孩子明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意義。
陳潔玲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