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星期前收到一個男孩終於大學畢業的消息,我真的十分高興!我知道這個男孩和他的父母經歷了很多困難和淚水,才走到今天。男孩很聰明,但他有自閉症,我由六歲起認識他,當時他只要在校內聽到「比賽」兩個字,便會立即發狂衝出課室或躲到枱底下。父母很用心地逐步訓練他,由不肯上小組,到躲在我後面坐,到肯參與遊戲,每一步他都要鼓起很大勇氣。我這樣說過很多遍:「如果你選擇不參與爭櫈仔遊戲,便要扣起該堂的四塊薯片!」有時他情願不吃薯片也不參與,我會尊重他的選擇,只扣了薯片,不會責罵他,因為破壞了關係,甚麼零食也沒有作用,更會連後果也失去效用。
我亦不斷找機會讚賞他的努力和進步,例如肯坐在圈內、肯舉手;每次他輸了遊戲,我都讚他很勇敢不怕輸,雖然不開心但仍然控制住自己。到三、四年班,他竟然肯參加全港性的音樂比賽。但他脾氣很大,五、六年班時會打媽媽,媽媽只給予後果,如扣電腦時間,但從不體罰,這媽媽的眼淚我見過很多很多次。有段時間他沒有朋友,所有會分組的日子,他有時會扮肚痛而不上學。這十多年見證他們克服一關又一關,心裏實在很佩服亦很感動。自閉症不像感冒,不能完全康復,要經過很多訓練才能受到控制和改善,但不至於令正常生活停擺。我見這對父母都不作體罰,責罵亦不多,只用後果及讚賞來管教,令兒子在各方面的問題都得到明顯進步。但要提醒一下,如果閣下有一個困難很多的孩子,切勿因此疏忽其他子女,正常乖巧的孩子也需要父母見到、陪伴和欣賞的。我聽過很多次,那些乖巧的子女哭訴父母只有一個孩子,他是隱形了。給予每個孩子每星期一至兩小時單獨相處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孩子缺乏「營養」就會如植物般,難有正常的發展。
周婉芬博士 │ 樂苗坊總監、註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及香港大學社工系輔導碩士課程榮譽副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