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好像提早到來!數碼科技及人工智能的超速發展,開始將我們送進科幻電影世界,而年青人似乎更願意參與這個科技天地,家長不能不留意這個時代的轉變。踏入二零二五年之後,各款聊天機械人到處都是,相信年青人沒幾個不使用它。我的學生甚麼都去問聊天機械人,一位年輕的電台節目主持人更分享邀請聊天機械人替她寫悔過書、向男朋友道歉的經驗,非常快捷有效。

谷歌已經宣佈推出其新款Gemini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專為十三歲以下兒童設計,換言之兒童也會用上聊天機械人。最近科技龍頭公司又紛紛推出製作「人工智能代理人」的應用程式,鼓勵個人及公司用戶均備有「人工智能代理人」,為他們處理日常事務。當然人工智能還可以充當心理輔導員、朋友,甚至情人。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用「人工智能海嘯」來形容這些發展,宣佈為港大新生開設「人工智能素養微證書」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人工智慧的概念,並學會批判地評估人工智慧的影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推廣「媒體和資訊素養」,指出它是新時代的必備生活技能,而人工智素養是其中的核心單元。香港教育局亦鼓勵學校教授媒體和資訊素養,讓所有學生懂得精明地搜尋、評估及使用資訊。家長必須意識到他們的孩子正進入一個全新的社會,他們需要新素養去辨識真假資訊、注意網絡安全和保護私隱,當個精明的媒體和資訊用家;又要能自主學習,成為勝任的知識工作者;並學懂網絡禮儀和拒絕網絡欺凌,做個負責任的公民。在新時代,家長不能只緊張送子女去接受STEM教育,還應配合學校培育他們的媒體和資訊素養,讓他們具備這個新時代的基本生存本領,在智慧城市中好好學習、工作和生活。

李月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榮休教授,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研究領域涵蓋傳媒和資訊素養教育、數碼世代和新聞網站。多年來參與教師培訓和主持家長講座,積極推動本港傳媒教育,曾出任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多年。

圖片來源:Freepik